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4-20页 |
1 病例选择 | 第14-17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4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4-16页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第16-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1 治疗方法 | 第17-18页 |
2.2 观察指标和方法 | 第18-19页 |
2.3 安全性指标 | 第19页 |
3 统计学方法 | 第19-20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20-28页 |
1 一般资料 | 第20-22页 |
1.1 治疗组与对照组性别比较 | 第20页 |
1.2 治疗组与对照组年龄比较 | 第20-21页 |
1.3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咬伤至就诊时间比较 | 第21页 |
1.4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病情分型比较 | 第21-22页 |
1.5 治疗组与对照组肿胀程度分级比较 | 第22页 |
2 结果 | 第22-28页 |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肿胀程度比较 | 第22-23页 |
2.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指数、住院天数比较 | 第23-24页 |
2.3 两组患者CK、CK-MB、LDH治疗前、治疗第7天比较 | 第24-27页 |
2.4 安全性监测 | 第27-28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28-40页 |
1 祖国医学对毒蛇咬伤的探讨 | 第28-30页 |
1.1 毒蛇咬伤的起源和发展 | 第28页 |
1.2 蝮蛇咬伤后肢体肿胀的病因病机 | 第28-29页 |
1.3 蝮蛇咬伤后肢体肿胀的中医治疗 | 第29-30页 |
2 现代医学对蝮蛇咬伤的研究 | 第30-34页 |
2.1 蝮蛇咬伤的概述 | 第30-31页 |
2.2 蝮蛇咬伤后肢体肿胀的发病机制 | 第31-32页 |
2.3 蝮蛇咬伤后肢体肿胀的西医治疗 | 第32-34页 |
3 刺血拔罐疗法概述 | 第34-36页 |
3.1 概念 | 第34页 |
3.2 刺血拔罐法的历史沿革 | 第34页 |
3.3 刺血拔罐器具选择及出血量的掌握 | 第34-35页 |
3.4 刺血的选取部位及原则 | 第35页 |
3.5 刺血拔罐法的作用机理探讨 | 第35-36页 |
4 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4.1 刺血拔罐疗法治疗蝮蛇咬伤后肢体肿痛的机制探讨 | 第37-38页 |
4.2 肢体肿胀与血清酶CK、CK-MB、LDH关系分析 | 第38页 |
4.3 刺血拔罐法对血清酶CK、CK-MB、LDH水平的影响 | 第38-40页 |
第五部分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综述 | 第47-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