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前言 | 第8-17页 |
1.1 入侵害虫红棕象甲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 第8-13页 |
1.1.1 基本生物学特性 | 第8-9页 |
1.1.2 红棕象甲的入侵扩散 | 第9-11页 |
1.1.3 温度适应性研究 | 第11页 |
1.1.4 红棕象甲的控制 | 第11-13页 |
1.2 昆虫抵御病原的免疫防卫机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拟回答的科学问题 | 第15-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5页 |
2.1 试验昆虫饲养 | 第17页 |
2.2 红棕象甲核转录因子RfRelish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 | 第17-22页 |
2.2.1 组织总RNA提取 | 第17-18页 |
2.2.2 逆转录反应合成cDNA | 第18-19页 |
2.2.3 PCR扩增、回收、连接和转化 | 第19-22页 |
2.2.4 序列分析 | 第22页 |
2.3 红棕象甲核转录因子RfRelish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 | 第22-24页 |
2.3.1 红棕象甲的细菌注射感染处理 | 第22-23页 |
2.3.2 实时荧光定量分析 | 第23-24页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4页 |
3.1 红棕象甲核转录因子RfRelish的全长cDNA序列与其编码蛋白结构域分析 | 第25-28页 |
3.2 红棕象甲RfRelish基因的编码氨基酸序列同其它昆虫的同源性分析 | 第28页 |
3.3 红棕象甲RfRelish编码蛋白与其他物种NF-κB家族蛋白的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 第28-30页 |
3.4 红棕象甲核转录因子RfReLish的表达特征分析 | 第30-34页 |
4. 讨论与展望 | 第34-37页 |
5. 参考文献 | 第37-46页 |
6.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