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劳务派遣法律规制问题研究--基于天津市的调查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现实意义第10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研究路线图第10-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3 研究路线图第12-13页
    1.4 主要创新点第13页
    1.5 本章小结第13-14页
2 劳务派遣及其规制理论概述第14-23页
    2.1 劳务派遣概述第14-17页
        2.1.1 劳务派遣的概念第14-15页
        2.1.2 劳务派遣的性质第15-16页
        2.1.3 劳务派遣的种类第16-17页
    2.2 劳务派遣规制的概念第17-19页
        2.2.1 劳务派遣规制的概念第17页
        2.2.2 我国劳务派遣规制的争议第17-19页
    2.3 劳务派遣文献综述第19-22页
        2.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1页
        2.3.2 国外研究现状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天津市劳务派遣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第23-36页
    3.1 天津市劳务派遣现状描述第23-30页
        3.1.1 天津市劳务派遣机构的现状描述第23-25页
        3.1.2 天津市劳务用工单位的现状描述第25-27页
        3.1.3 劳务派遣工的基本情况第27-30页
    3.2 天津市劳务派遣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0-34页
        3.2.1 劳务派遣机构的主要问题第30-31页
        3.2.2 用工单位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3.2.3 劳务派遣工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3-34页
    3.3 劳务派遣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4页
        3.3.1 伴随社会转型的劳动人事制度改变所造成第34页
        3.3.2 利益的驱动以及法律规范失效第34页
        3.3.3 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第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4 国外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经验与启示第36-40页
    4.1 国外劳务派遣模式特点第36-38页
        4.1.1 美国模式第36-37页
        4.1.2 德国模式第37页
        4.1.3 日本模式第37-38页
    4.2 国外劳务派遣法律规制对我国的启示第38-39页
        4.2.1 严格规制劳务派遣准入许可制度第38页
        4.2.2 严格控制劳务派遣机构的注册资本第38页
        4.2.3 规定劳动派遣期限第38页
        4.2.4 加强对派遣单位的规范第38-39页
        4.2.5 保障劳务派遣劳动者的的合法权益第39页
    4.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5 规制我国劳务派遣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0-45页
    5.1 从严规制劳务派遣的市场准入制度第40-42页
        5.1.1 市场的限定——限定劳务派遣岗位、行业及工种第40-41页
        5.1.2 劳务派遣公司的准入制度第41-42页
        5.1.3 建立劳务派遣的常规监察制度第42页
    5.2 严格规制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第42-43页
        5.2.1 明确规制用工单位劳务派遣使用范围及派遣期限第42页
        5.2.2 严格控制异地劳务派遣第42-43页
        5.2.3 增设用工单位派将遣工向直接雇佣或长期雇佣的规定第43页
        5.2.4 明确让用工单位为派遣工支付工资第43页
    5.3 提高劳务派遣工维权的合理化建议第43-44页
        5.3.1 劳务派遣工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维权意识第43-44页
        5.3.2 劳务派遣工要选择资信良好的劳务派遣公司第44页
    5.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6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第49-53页
后记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GO支持大学生公益创业问题研究
下一篇: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与供给研究--以石家庄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