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理论分析 | 第17-32页 |
2.1 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及融资模式 | 第17-22页 |
2.1.1 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 | 第17-20页 |
2.1.2 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 | 第20-22页 |
2.2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成因及特征 | 第22-27页 |
2.2.1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成因 | 第22-25页 |
2.2.2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特征 | 第25-27页 |
2.3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 第27-31页 |
2.3.1 Logistic模型 | 第27-28页 |
2.3.2 其他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 第28-30页 |
2.3.3 Logistic模型度量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适用性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2-41页 |
3.1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识别 | 第32-35页 |
3.1.1 保兑仓融资模式信用风险识别 | 第32-33页 |
3.1.2 融通仓融资模式信用风险识别 | 第33-34页 |
3.1.3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信用风险识别 | 第34-35页 |
3.2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5-40页 |
3.2.1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 第35页 |
3.2.2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5-39页 |
3.2.3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9-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基于Logistic模型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实证分析 | 第41-56页 |
4.1 变量的选取 | 第41页 |
4.2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第41-44页 |
4.2.1 数据的来源 | 第41-43页 |
4.2.2 数据的处理 | 第43-44页 |
4.3 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第44-52页 |
4.3.1 变量检验 | 第45-46页 |
4.3.2 因子分析 | 第46-50页 |
4.3.3 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 | 第50-51页 |
4.3.4 模型的检验 | 第51-52页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4.5 防范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建议 | 第53-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