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引言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及路线 | 第12-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研究路线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6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页 |
1.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2 相关概念特征及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5页 |
2.2 家庭农场的特征 | 第15-17页 |
2.3 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3.1 企业所有权理论 | 第17页 |
2.3.2 规模经济理论 | 第17-19页 |
3 商丘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 第19-27页 |
3.1 家庭农场发展环境 | 第19-20页 |
3.1.1 良好的自然条件 | 第19页 |
3.1.2 有力的政策支持 | 第19-20页 |
3.2 家庭农场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20-27页 |
3.2.1 生产经营情况 | 第21-24页 |
3.2.2 家庭农场土地规模及流转情况 | 第24-25页 |
3.2.3 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者受教育情况 | 第25-26页 |
3.2.4 家庭农场劳动力雇佣情况 | 第26-27页 |
4 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7-36页 |
4.1 自身问题 | 第27-28页 |
4.1.1 家庭农场主经营模式单一 | 第27页 |
4.1.2 家庭农场经营者自身素质方面存在欠缺 | 第27-28页 |
4.2 外部因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6页 |
4.2.1 政府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 第28-29页 |
4.2.2 劳动力转移造成农村劳动力缺失 | 第29-30页 |
4.2.3 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方式不规范 | 第30-32页 |
4.2.4 融资体系不完善、资金扶持力度小 | 第32-33页 |
4.2.5 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 | 第33-34页 |
4.2.6 农业科技体系建设薄弱、推广率低 | 第34页 |
4.2.7 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相对薄弱 | 第34-36页 |
5 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36-41页 |
5.1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36-39页 |
5.1.1 英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概况及经验启示 | 第36页 |
5.1.2 日本家庭农场发展概况及经验启示 | 第36-39页 |
5.2 国内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39-41页 |
6 商丘市家庭农场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 第41-48页 |
6.1 加强新型家庭农场主培养力度 | 第41-42页 |
6.2 加大政策补贴、扶持力度 | 第42-43页 |
6.3 明确土地流转制度,加强中介机构建设 | 第43页 |
6.4 创新金融机制,着力解决家庭农场融资难题 | 第43-44页 |
6.5 加大农业保险体系建设,解决家庭农场发展的后顾之忧 | 第44-45页 |
6.6 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创新与构建,提高家庭农场科技水平 | 第45-46页 |
6.7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家庭农场发展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商丘市家庭农场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 第52-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