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uffing振子的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3 调制识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文章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调制识别算法和DUFFING振子理论 | 第17-28页 |
2.1 7种待测信号的标准模型 | 第17-20页 |
2.2 基于特征提取的调制方式识别算法 | 第20-23页 |
2.2.1 基于NANDI参数的识别算法 | 第20-21页 |
2.2.2 基于循环平稳特征的识别算法 | 第21-22页 |
2.2.3 基于星座图的识别算法 | 第22-23页 |
2.3 DUFFING振子理论 | 第23-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基于DUFFING振子的调制识别方法研究 | 第28-42页 |
3.1 基于DUFFING振子的信号预处理 | 第28-32页 |
3.2 幅值特征参数提取 | 第32-39页 |
3.2.1 基于波峰检测算法提取波峰特征值 | 第32-36页 |
3.2.2 波峰特征值平滑算法 | 第36-37页 |
3.2.3 基于密度聚类算法聚类幅值特征参数 | 第37-39页 |
3.3 调制方式分类判决器设计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调制识别方法性能分析与实验演示 | 第42-54页 |
4.1 本课题调制识别方法性能分析 | 第42-46页 |
4.1.1 抗噪性能仿真分析 | 第42-43页 |
4.1.2 频偏对识别率的影响 | 第43-45页 |
4.1.3 码元周期对调制识别结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 与其他调制识别算法做性能比较 | 第46-48页 |
4.3 调制识别实验演示 | 第48-53页 |
4.3.1 调制识别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 第48-50页 |
4.3.2 待测信号调制识别实验演示 | 第50-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