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8-21页 |
| 第二章 车辆自组织网络综述 | 第21-33页 |
| 2.1 车辆自组织网络概述 | 第21-24页 |
| 2.1.1 车辆自组织网络的网络结构 | 第21-22页 |
| 2.1.2 城市环境下车辆自组织网络的特点 | 第22-23页 |
| 2.1.3 车辆自组织网络的主要应用 | 第23-24页 |
| 2.2 车辆自组织网络的关键技术 | 第24-26页 |
| 2.2.1 物理层技术 | 第24-25页 |
| 2.2.2 媒体访问控制层技术 | 第25-26页 |
| 2.2.3 安全技术 | 第26页 |
| 2.2.4 路由技术 | 第26页 |
| 2.3 车辆自组织网络中的路由协议 | 第26-31页 |
| 2.3.1 基于拓扑的路由协议 | 第27-29页 |
| 2.3.2 基于地理位置的路由协议和基于电子地图的路由协议 | 第29-31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基于路段长度的交叉路.路由协议 | 第33-49页 |
| 3.1 路由算法的提出 | 第33页 |
| 3.2 路由算法的分析 | 第33-40页 |
| 3.2.1 下一跳的选择 | 第34-38页 |
| 3.2.2 恢复策略 | 第38-40页 |
| 3.3 仿真工具介绍 | 第40-41页 |
| 3.3.1 NS2介绍 | 第40页 |
| 3.3.2 VanetMobiSim介绍 | 第40-41页 |
| 3.4 路由仿真和性能分析 | 第41-46页 |
| 3.4.1 仿真环境和参数设置 | 第41-43页 |
| 3.4.2 仿真指标 | 第43页 |
| 3.4.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43-46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 第四章 基于人工蛛网的地理位置路由协议 | 第49-65页 |
| 4.1 路由想法提出依据 | 第49-50页 |
| 4.2 路由协议假设和流程 | 第50页 |
| 4.3 协议设计 | 第50-59页 |
| 4.3.1 确定可行路径 | 第52-56页 |
| 4.3.2 选择最佳路径 | 第56-58页 |
| 4.3.3 下一跳选择 | 第58-59页 |
| 4.4 仿真分析 | 第59-63页 |
| 4.4.1 仿真环境和参数设置 | 第59页 |
| 4.4.2 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 第59-6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工作总结和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
| 作者简介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