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7-28页 |
一、法学视野中的时间范畴 | 第11-16页 |
二、法学研究时间问题的价值意义 | 第16-23页 |
三、法学研究时间问题的工具意义 | 第23-28页 |
第一章 私权救济的时间性及经济意义 | 第28-56页 |
一、私权的特征及内在精神 | 第28-35页 |
二、私权的相对性及时间界限 | 第35-42页 |
三、私权的经济内涵 | 第42-48页 |
四、私权救济的功利选择及效率目标 | 第48-56页 |
第二章 私权救济程序的时间资源 | 第56-87页 |
一、私权救济程序的种类对比及功能互补 | 第56-63页 |
二、私权救济程序的价值取向 | 第63-70页 |
三、私权救济程序的时间资源 | 第70-78页 |
四、私权救济程序的时间过程分析 | 第78-82页 |
五、私权救济程序改革的世界发展趋势 | 第82-87页 |
第三章 时间限度的制度内涵 | 第87-119页 |
一、时间限度的客观内涵 | 第89-97页 |
二、时间限度的正当基础 | 第97-106页 |
三、时间限度的现实评价 | 第106-116页 |
四、时间限度的制度意义 | 第116-119页 |
第四章 时间观对私权救济程序的影响 | 第119-141页 |
一、现代时间观对私权救济程序的影响 | 第120-126页 |
二、当事人时间观对私权救济程序的影响 | 第126-134页 |
三、法官时间观对私权救济程序的影响 | 第134-141页 |
第五章 我国构建私权救济体系的一种思考——从时间限度切入的视角 | 第141-176页 |
一、我国私权救济的现有基础 | 第142-150页 |
二、我国私权救济的变革要求 | 第150-157页 |
三、以时间为程序资源的私权救济体系构建设想 | 第157-162页 |
四、以时间限度为视角的民事诉讼立法建议 | 第162-176页 |
结论 | 第176-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8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86-187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187-194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194页 |
后记 | 第2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