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阳极Pd基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27页
    1.1 前言第8-9页
    1.2 燃料电池概述第9-18页
        1.2.1 燃料电池第9-11页
        1.2.2 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第11-13页
        1.2.3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第13-14页
        1.2.4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第14-15页
        1.2.5 碱性燃料电池(AFC)第15-16页
        1.2.6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第16-18页
    1.3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概述第18-19页
        1.3.1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的发展概况第18-19页
        1.3.2 DFAFC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9页
    1.4 DFAFC中甲酸的电氧化机理第19-20页
    1.5 DFAFC中阳极催化剂研究概况第20-25页
        1.5.1 Pt基催化剂第21-23页
        1.5.2 Pd基催化剂第23-24页
        1.5.3 其他负载催化剂第24-25页
    1.6 DFAFC中阳极Pd催化剂稳定性差的原因第25-26页
        1.6.1 Pd的溶解第25-26页
        1.6.2 甲酸氧化中间产物的吸附第26页
        1.6.3 电解液中阴离子的吸附第26页
        1.6.4 甲酸分解中间产物的吸附第26页
    1.7 本论文的工作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2章 三维网状Pd-Sn金属间化合物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第27-37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29页
        2.2.1 试剂第28页
        2.2.2 催化剂的制备第28页
        2.2.3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第28页
        2.2.4 催化剂的电化学测试第28-2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9-36页
        2.3.1 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分析第29-32页
        2.3.2 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第32-36页
    2.4 结论第36-37页
第3章 表面功能化Pd-Co纳米粒子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第37-46页
    3.1 引言第37-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39页
        3.2.1 试剂第38页
        3.2.2 催化剂的制备第38页
        3.2.3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第38页
        3.2.4 催化剂的电化学测试第38-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45页
        3.3.1 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分析第39-42页
        3.3.2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2-45页
    3.4 结论第45-46页
第4章 多孔Pd纳米棒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第46-53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实验部分第46-47页
        4.2.1 试剂第46-47页
        4.2.2 催化剂的制备第47页
        4.2.3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第47页
        4.2.4 催化剂的电化学测试第4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7-52页
        4.3.1 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分析第47-49页
        4.3.2 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第49-52页
    4.4 结论第52-53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73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及会议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不作为的行政问责制度研究
下一篇:社会资本视域下城市居民社区参与动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