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1 引言 | 第11-31页 |
1.1 马铃薯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1.2 马铃薯抗病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12-26页 |
1.2.1 马铃薯抗真菌病害基因工程 | 第12-15页 |
1.2.2 马铃薯抗卵菌基因工程 | 第15-19页 |
1.2.3 马铃薯抗病毒基因工程 | 第19-24页 |
1.2.4 马铃薯抗细菌基因工程 | 第24-25页 |
1.2.5 马铃薯抗类病毒基因工程 | 第25-26页 |
1.3 核糖体失活蛋白及其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 第26-29页 |
1.3.1 应用RIP基因工程改善植物对病毒抗性 | 第26-27页 |
1.3.2 应用RIP基因工程改善植物对真菌抗性 | 第27-29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1.4.1 目的及意义 | 第29-3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31页 |
2 pCAMBIA2301质粒的RIPs基因扩增及RIPs基因测序 | 第31-3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31-33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2.2.1 重组质粒RIPs基因PCR | 第34-35页 |
2.2.2 质粒RIPs基因PCR产物测序结果 | 第35页 |
3 玉米RIPs基因对马铃薯转化 | 第35-4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3.1.1 植物材料的离体快繁 | 第35页 |
3.1.2 农杆菌菌液的准备 | 第35页 |
3.1.3 马铃薯的遗传转化 | 第35-36页 |
3.1.4 调查指标 | 第36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3.3 讨论 | 第37-41页 |
3.4 小结 | 第41页 |
4 RIPs基因在受体马铃薯中表达的分子检测 | 第41-61页 |
4.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第41-44页 |
4.1.1 植物材料 | 第41-42页 |
4.1.2 酶和试剂 | 第42-43页 |
4.1.3 仪器设备 | 第43-44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44-53页 |
4.2.1 马铃薯基因组DNA提取 | 第44页 |
4.2.2 马铃薯基因组DNA的RIPs基因PCR及PCR产物凝胶电泳 | 第44页 |
4.2.3 Southern印记杂交 | 第44-46页 |
4.2.4 马铃薯总RNA的RT-PCR | 第46-49页 |
4.2.5 马铃薯总RNA的RT-qPCR | 第49-52页 |
4.2.6 RIPs活性测定 | 第52-53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3-60页 |
4.3.1 卡那霉素抗性株系RIPs基因扩增 | 第53-54页 |
4.3.2 RIPs基因PCR阳性马铃薯株系的Southern印记杂交分析 | 第54-58页 |
4.3.3 Southern杂交阳性株系的RT-PCR分析 | 第58-59页 |
4.3.4 Southern杂交阳性株系的RT-qPCR分析 | 第59页 |
4.3.5 RIPs活性分析 | 第59-60页 |
4.4 讨论 | 第60-61页 |
4.5 小结 | 第61页 |
5 转RIPs基因马铃薯抗病性鉴定 | 第61-72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5页 |
5.1.1 R.solani抗性鉴定 | 第61-63页 |
5.1.2 P.infestans抗性鉴定 | 第63-65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65-70页 |
5.2.1 转RIPs基因马铃薯对真菌R.solani抗性 | 第65-67页 |
5.2.2 转RIPs基因马铃薯对卵菌P.infestans抗性 | 第67-70页 |
5.3 讨论 | 第70-72页 |
5.3.1 关于以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改善马铃薯对R.solani抗性 | 第70-71页 |
5.3.2 关于转RIPs基因马铃薯无性系对P.infestans抗性 | 第71-72页 |
5.4 小结 | 第72页 |
6 结论 | 第72-73页 |
7 讨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93页 |
附录 | 第93-100页 |
作者简介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