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方剂学论文--验方与单方论文

《景岳全书·妇人规·经脉类》治疗月经病的方剂配伍特点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8-16页
    1. 张景岳生平及其著作第8-9页
        1.1 张景岳生平略述第8页
        1.2 《景岳全书·妇人规》简介第8-9页
    2. 中医学对月经病的认识第9-16页
        2.1 古代医家对月经病的认识第9-12页
        2.2 张景岳对月经病的认识第12-16页
第二部分《景岳全书·妇人规·经脉类》方剂分析第16-53页
    1 古方八阵第16-26页
        1.1 古方八阵补阵第16-22页
        1.2 古方八阵和阵第22-23页
        1.3 古方八阵攻阵第23-24页
        1.4 古方八阵寒阵第24页
        1.5 古方八阵热阵第24-25页
        1.6 古方八阵因阵第25页
        1.7 古方八阵散阵第25-26页
    2 新方八阵第26-40页
        2.1 新方八阵补阵第26-32页
        2.2 新方八阵和阵第32页
        2.3 新方八阵寒阵第32-34页
        2.4 新方八阵热阵第34-36页
        2.5 新方八阵因阵第36-38页
        2.6 新方八阵散阵第38-39页
        2.7 新方八阵固阵第39-40页
    3 妇人规古方第40-50页
    4 统计结果第50-53页
        4.1 方阵所占比率分析第50页
        4.2 药物频数分析第50-53页
第三部分《景岳全书·妇人规·经脉类》治疗月经病的病因病机及组方探析第53-76页
    1. 气虚第53-55页
    2. 血虚第55-58页
    3. 气血两虚第58-60页
    4. 血热第60-67页
        4.1 阳盛血热第61-62页
        4.2 肝郁化热第62-63页
        4.3 阴虚血热第63-65页
        4.4 热入血室第65-67页
    5. 血寒第67-68页
    6. 脾虚第68-70页
    7. 肾虚第70-73页
    8. 滞血瘀第73-76页
结论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附录第81-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0-92页
个人简历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电极表征方法应用研究
下一篇:生物大分子调控磷酸钙/碳酸钙的生长及其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