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产业结构与部门发展模型研究

第一章 导 论第8-46页
    1.1 产业结构与部门发展模型研究的意义第8-11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1.2 研究产业结构与部门发展模型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30页
        1.2.1 国内外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历程与现状第12-26页
        1.2.2 已有研究成果的问题与局限性第26-29页
        1.2.3 本文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29-30页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30-43页
        1.3.1 研究思路第30-31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31-42页
        1.3.3 研究的创新性成果第42-43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论文结构第43-46页
        1.4.1 研究的内容及主要结论第43-44页
        1.4.2 论文的结构第44-46页
第二章 投入产出技术与部门发展研究第46-85页
    2.1 投入产出技术对研究部门发展的决定意义第46-52页
        2.1.1 产业结构问题必须从研究部门发展开始第46-49页
        2.1.2 投入产出技术对研究部门发展理论的贡献第49-50页
        2.1.3 部门发展分析的需要第50-52页
        2.1.4 产业结构分析的基本依据第52页
    2.2 投入产出模型反映部门发展的本质联系第52-68页
        2.2.1 反映部门之间的交易程度第52-55页
        2.2.2 反映部门之间的交易规模第55-60页
        2.2.3 反映部门关联的变化第60-63页
        2.2.4 反映部门关联程度的趋向第63-68页
    2.3 投入产出模型反映部门发展的过程第68-79页
        2.3.1 反映部门发展的内容与形式第68-69页
        2.3.2 反映部门发展的过程第69-71页
        2.3.3 反映主导部门在产业结构中的作用第71-73页
        2.3.4 反映产业部门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第73-77页
        2.3.5 反映部门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第77-79页
    2.4 研究中利用的投入产出技术第79-85页
        2.4.1 主要计算系数第79-83页
        2.4.2 基本计算模型第83-85页
第三章 产业结构与部门发展模型第85-129页
    3.1 基本概念的分析及界定第85-95页
        3.1.1 对几种主要观点的分析第85-86页
        3.1.2 关于部门及部门划分的界定第86-90页
        3.1.3 关于产业分类的界定第90-94页
        3.1.4 关于产业结构与部门结构的界定第94-95页
    3.2 产业结构与部门发展模型的理论框架第95-115页
        3.2.1 基本假定条件第95-97页
        3.2.2 模型的理论框架及客观存在的循环假说第97-99页
        3.2.3 主导部门选择模型第99-101页
        3.2.4 产业结构与部门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第101-110页
        3.2.5 产业结构与部门偏差分析模型第110-115页
    3.3 产业结构与部门发展模型的影响因素及实现条件第115-121页
        3.3.1 需求因素第116-118页
        3.3.2 生产技术的提高第118-119页
        3.3.3 国际贸易第119-121页
        3.3.4 实现条件第121页
    3.4 可比价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第121-129页
        3.4.1 编制技术第121-125页
        3.4.2 价格指数理论模型的求解第125-129页
第四章 主导产业部门选择及优化的实证研究第129-168页
    4.1 河北省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模型第129-150页
        4.1.1 河北省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第129-133页
        4.1.2 河北省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模型第133-146页
        4.1.3 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及计算方法第146-150页
    4.2 河北省产业结构与部门的优化模型第150-158页
        4.2.1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建立第151-155页
        4.2.2 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的修订第155-158页
    4.3 模型测算结果研究第158-168页
        4.3.1 主导产业部门的测算第158-162页
        4.3.2 主导产业部门对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的带动影响第162-168页
第五章 产业结构与部门发展的偏差实证研究第168-199页
    5.1 基本模型的构造第168-174页
        5.1.1 基本思路第168-170页
        5.1.2 河北省产业结构与部门偏差分析模型的建立第170-174页
    5.2 河北省产业结构与部门发展偏差分析第174-184页
        5.2.1 产业结构与部门发展因素影响分析第174-177页
        5.2.2 产业结构与部门发展分析第177-184页
    5.3 “十五”时期产业结构与部门发展途径第184-199页
        5.3.1 产业结构与部门发展途径一第184-187页
        5.3.2 产业结构与部门发展途径二第187-194页
        5.3.3 政策建议第194-197页
        5.3.4 偏差分析模型的评估第197-19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99-203页
    6.1 全文总结第199-201页
    6.2 研究展望第201-203页
参考文献第203-216页

论文共2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功能药物载体的制备与表征
下一篇:(1,3)-β-D葡聚糖的检测方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