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绪论 | 第8-15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 现实意义 | 第9页 |
2. 理论意义 | 第9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五) 文章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 第15页 |
2. 竞争力 | 第15-16页 |
3.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竞争力 | 第16页 |
4.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竞争力培育中的政府行为 | 第16-17页 |
(二)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1. 公共物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 第17页 |
2. 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与政府有效结合理论 | 第17-19页 |
三、政府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竞争力培育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一)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辐射效应需要政府加强宣传教育 | 第19页 |
(二)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投融资能力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 第19-20页 |
(三)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盈利能力需要政府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 第20页 |
(四)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品牌能力需要政府规划引导 | 第20-21页 |
四、桂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竞争力培育中的政府行为现状分析 | 第21-39页 |
(一) 桂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竞争力的现实状况 | 第21-29页 |
1. 桂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总体情况 | 第21-23页 |
2. 桂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竞争力状况分析 | 第23-29页 |
(二) 桂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竞争力培育中的政府行为表现 | 第29-32页 |
1. 拓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影响范围 | 第29-30页 |
2. 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资金扶持政策 | 第30页 |
3. 逐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市场盈利环境 | 第30-31页 |
4. 搭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品牌推广平台 | 第31-32页 |
(三) 桂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竞争力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偏差 | 第32-39页 |
1. 搭建的公共服务平台不完善 | 第32-35页 |
2. 财政扶持与融资政策不到位 | 第35-37页 |
3. 政府对农村市场环境改善力度较弱 | 第37页 |
4. 政府对品牌化经营指导不到位 | 第37-39页 |
五、桂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竞争力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偏差的原因分析 | 第39-44页 |
(一) 政府受保守思想观念约束,服务意识淡薄 | 第39-40页 |
1. 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性质认识不足 | 第39-40页 |
2. 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 第40页 |
(二) 政府财政与金融体系制度不完备 | 第40-41页 |
1. 政府支持制度体系不健全 | 第40-41页 |
2. 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滞后 | 第41页 |
(三) 农产品流通机制滞后 | 第41-42页 |
1. 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偏低 | 第41-42页 |
2. 市场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升级 | 第42页 |
3. 农产品物流成本高,流通效率低 | 第42页 |
4. 农产品流通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流通不顺畅 | 第42页 |
(四) 政府品牌化经营意识薄弱,能力不足 | 第42-44页 |
六、桂林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竞争力培育中的政府行为优化路径 | 第44-50页 |
(一) 全方位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辐射能力 | 第44-47页 |
1. 树立正确认识,提高服务意识 | 第44-45页 |
2. 搭建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平台 | 第45-46页 |
3. 搭建法律服务平台 | 第46页 |
4. 搭建合作共建平台 | 第46-47页 |
(二) 完善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投融资能力 | 第47-48页 |
1. 建立专项扶持资金,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 第47页 |
2.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第47-48页 |
(三) 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 第48-49页 |
1. 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 第48页 |
2. 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 | 第48-49页 |
(四) 全面推进品牌化经营指导,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品牌价值 | 第49-50页 |
1. 帮助正确定位招牌产品,推进品牌营销 | 第49页 |
2. 搭建品牌推广平台,加速品牌社会认知 | 第49-50页 |
七、结语 | 第50-51页 |
注释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