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广东省典型中小型水库富营养化与蓝藻种群动态特征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5页
   ·水库富营养化第9-10页
   ·蓝藻种群特点第10-12页
     ·水温第11页
     ·透明度第11页
     ·水体的稳定性第11-12页
     ·营养盐第12页
   ·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第12-13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5-21页
   ·采样水库和采样频率第15-17页
     ·采样水库的设置第15-16页
     ·采样水库的概况第16-17页
     ·采样频率第17页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第17-18页
     ·理化指标的采集第17-18页
     ·浮游植物的采集和保存第18页
     ·微囊藻毒素的采集和测定第18页
   ·理化指标实验方法第18-19页
   ·浮游植物实验方法第19-20页
     ·浮游植物生物量计算第19页
     ·浮游植物的丰度计算第19-20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20-21页
第三章 水库富营养化状况第21-34页
   ·10座水库的物理指标第21-24页
     ·水温第21-22页
     ·透明度第22-23页
     ·水深第23-24页
   ·10座水库的化学指标第24-31页
     ·TN第24-25页
     ·NH_4-N第25-26页
     ·TP第26-27页
     ·叶绿素a第27-28页
     ·pH第28-29页
     ·电导率第29-30页
     ·溶解氧第30-31页
   ·10座中小型水水库富营养化状况第31-32页
   ·富营养化特征分析第32-34页
第四章 蓝藻种群特征第34-83页
   ·蓝藻种类组成第34-36页
   ·蓝藻种群季节变化第36-47页
     ·枯水期10座水库蓝藻生物量和相对生物量第36-38页
     ·枯水期10座水库蓝藻丰度和相对丰度第38-40页
     ·丰水期10座水库蓝藻生物量和相对生物量第40-42页
     ·丰水期10座水库蓝藻丰度和相对丰度第42-44页
     ·平水期10座水库蓝藻生物量和相对生物量第44-46页
     ·平水期10座水库蓝藻丰度和相对丰度第46-47页
   ·10座中小型水库优势种季节变化第47-67页
     ·苍村水库第47-49页
     ·赤石迳水库第49-51页
     ·沐溪水库第51-53页
     ·契爷石水库第53-55页
     ·横岗水库第55-57页
     ·水濂山水库第57-59页
     ·东风水库第59-61页
     ·名湖水库第61-63页
     ·甘村水库第63-65页
     ·合流水库第65-67页
   ·蓝藻种类组成特点第67-70页
     ·贫中营养型水库蓝藻种类组成第67页
     ·中营养型水库蓝藻种类组成第67-68页
     ·中富和富营养型水库蓝藻种类组成第68-70页
   ·蓝藻种群与浮游植物群落和主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第70-73页
     ·枯水期蓝藻种群与浮游植物群落和主要因子相关性第70-71页
     ·丰水期蓝藻种群与浮游植物群落和主要因子相关性第71-72页
     ·平水期蓝藻种群与浮游植物群落和主要因子相关性第72-73页
   ·典型水库蓝藻种群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第73-79页
     ·6座中富和富营养型水库枯水期的蓝藻种群的RDA分析第73-75页
     ·6座中富和富营养型水库丰水期的蓝藻种群的RDA分析第75-77页
     ·6座中富和富营养型水库平水期的蓝藻种群的RDA分析第77-79页
   ·蓝藻种群动态变化环境因子分析第79-83页
     ·贫中营养型水库蓝藻种群动态变化第79页
     ·中营养型水库蓝藻种群动态变化第79-80页
     ·中富和富营养型水库蓝藻种群动态变化第80-83页
第五章 微囊藻毒素的分布与水库产微囊藻毒素藻类的关系第83-85页
   ·微囊藻毒素的分布第83-84页
   ·微囊藻浓度与产毒藻类的关系第84-85页
第六章 结论第85-88页
   ·广东省10座典型中小型水库富营养状况第85页
   ·广东省10座典型中小型水库蓝藻种群结构特征第85-86页
     ·贫中和中营养型水库的蓝藻种群特点第85-86页
     ·中富和富营养型水库蓝藻种群特点第86页
   ·广东省10座典型中小型水库微囊藻毒素分布特征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4页
参与的项目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生物陶粒分层MBBR处理生活污水实验研究
下一篇:不同工艺生态浮床技术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机制及示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