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以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8页
    1.1 锂硫电池概述第10-12页
        1.1.1 锂硫电池工作原理第10-11页
        1.1.2 锂硫电池的主要优势第11页
        1.1.3 锂硫电池面临的挑战第11-12页
    1.2 硫正极研究进展第12-23页
        1.2.1 炭载体材料第12-17页
        1.2.2 聚合物载体第17-18页
        1.2.3 无机物载体第18-22页
        1.2.4 硫化锂正极第22-23页
    1.3 锂负极研究进展第23-24页
    1.4 隔膜研究进展第24-25页
    1.5 理论计算第25-27页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8-32页
    2.1 原料及试剂第28-29页
    2.2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9-30页
    2.3 材料表征第30页
        2.3.1 热失重分析(TGA)第30页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0页
        2.3.3 透射式电子显微镜(TEM)第30页
        2.3.4 孔结构分析第30页
        2.3.5 X射线衍射光谱(XRD)第30页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0页
        2.3.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UV-Vis)第30页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0-31页
        2.4.1 电极制备及电池组装第30-31页
        2.4.2 电化学测试第31页
    2.5 理论计算第31-32页
第三章 高倍率中孔炭微球/Nb_2O_5/硫正极的结构设计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32-54页
    3.1 引言第32-33页
    3.2 实验部分第33页
        3.2.1 中孔炭微球(MCM)的制备第33页
        3.2.2 中孔炭微球/Nb_2O_5(MCM/Nb_2O_5)的制备第33页
        3.2.3 中孔炭微球/Nb_2O_5/S (MCM/Nb_2O_5/S)的制备第3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3-52页
        3.3.1 材料表征第33-39页
        3.3.2 吸附性能表征第39-41页
        3.3.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1-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中孔炭微球-MoS_2/MoO_2-硫正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4-68页
    4.1 引言第54页
    4.2 实验部分第54-55页
        4.2.1 中孔炭微球(MCM)的制备第54页
        4.2.2 中孔炭微球/二硫化钼(MCM/MoS_2)复合材料的制备第54-55页
        4.2.3 中孔炭微球/二氧化钼(MCM/MoO_2)复合材料的制备第55页
        4.2.4 MCM/MoS_2/S和MCM/MoO_2/S复合材料的制备第5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5-66页
        4.3.1 材料表征第55-60页
        4.3.2 电化学性能表征第60-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68-71页
    5.1 结论第68-69页
    5.2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69页
    5.3 工作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82页
致谢第82-83页
附录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特种作战环境下多功能液体敷料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基于粗糙集属性约简的集成分类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