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动座盆动态特性分析及其振动性能测试传感器位置的选择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课题来源及其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7页 |
1.1.2 课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7-8页 |
1.2 汽车座椅的检测历史与发展现状 | 第8-9页 |
1.3 座椅的功能、结构以及分类 | 第9-11页 |
1.3.1 座椅功能 | 第9-10页 |
1.3.2 座椅结构 | 第10-11页 |
1.3.3 座椅的分类 | 第11页 |
1.4 汽车座椅相对动态舒适性 | 第11-12页 |
1.5 振动产生机理 | 第12-13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汽车电动座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5-26页 |
2.1 有限元分析的基础 | 第15-17页 |
2.1.1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概念 | 第15页 |
2.1.2 有限元方法的历史 | 第15-17页 |
2.1.3 有限元分析的作用和特点 | 第17页 |
2.2 软件平台的选择 | 第17-18页 |
2.3 座盆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过程 | 第18页 |
2.4 座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8-24页 |
2.4.1 有限元模型的简化原则 | 第19-20页 |
2.4.2 几何清理 | 第20-22页 |
2.4.3 模型的离散化 | 第22-24页 |
2.5 材料以及物理特性的定义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汽车电动座盆的模态分析 | 第26-37页 |
3.1 模态分析概述 | 第26-27页 |
3.2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3.3 有限元模态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3.4 分析计算 | 第30-35页 |
3.5 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汽车电动座盆的随机振动分析 | 第37-48页 |
4.1 随机振动分析及功率谱密度简单介绍 | 第37-38页 |
4.2 随机振动理论基础 | 第38-40页 |
4.3 电机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的获得 | 第40-44页 |
4.3.1 MATLAB的介绍 | 第41页 |
4.3.2 功率谱密度曲线 | 第41-44页 |
4.4 分析求解 | 第44-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实验验证及传感器放置位置的确定 | 第48-57页 |
5.1 汽车电驱动零部件性能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 | 第48-49页 |
5.2 装置的工作原理 | 第49页 |
5.3 加速度传感器及数据采集卡的介绍 | 第49-50页 |
5.3.1 加速度传感器的介绍 | 第50页 |
5.3.2 数据采集卡的介绍 | 第50页 |
5.4 实验 | 第50-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总结 | 第57页 |
6.2 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