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现代视景系统的飞行员注意力分配模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飞行员的注意力分配 | 第17-25页 |
2.1 注意的概念 | 第17-19页 |
2.1.1 人的知觉信息加工 | 第17-18页 |
2.1.2 注意的品质 | 第18页 |
2.1.3 注意的分类 | 第18-19页 |
2.1.4 注意的经典理论 | 第19页 |
2.2 飞行员的注意力分配模型 | 第19-20页 |
2.3 飞行员的注意力分配侧重点分析 | 第20-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视景系统仿真 | 第25-34页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第25-27页 |
3.1.1 开发工具选择 | 第25-26页 |
3.1.2 总体方案 | 第26-27页 |
3.2 平视显示器静态模型 | 第27-31页 |
3.2.1 平视显示器上柱形刻度表的开发 | 第28-29页 |
3.2.2 平视显示器上盘形刻度表的开发 | 第29-31页 |
3.2.3 添加交互代码 | 第31页 |
3.3 视景系统动态实现 | 第31-32页 |
3.4 仿真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第32-33页 |
3.4.1 平视显示器界面的实时显示 | 第32页 |
3.4.2 俯仰角刻度线制作 | 第32-33页 |
3.4.3 碰撞检测 | 第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眼动实验和眼动数据分析 | 第34-45页 |
4.1 眼动的基本模式 | 第34-35页 |
4.2 眼动测量的主要指标和主要方法 | 第35-36页 |
4.2.1 眼动测量的主要指标 | 第35页 |
4.2.2 眼动测量的主要方法 | 第35-36页 |
4.3 实验设计 | 第36-41页 |
4.3.1 实验目的 | 第36页 |
4.3.2 程序设计 | 第36-38页 |
4.3.3 实验被试人员 | 第38-39页 |
4.3.4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4.3.5 实验任务 | 第39-41页 |
4.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41-44页 |
4.4.1 提取实验数据 | 第41-42页 |
4.4.2 数据分析 | 第42-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飞行员的注意力分配模型拟合 | 第45-56页 |
5.1 突显性的量化 | 第45-49页 |
5.2 预期和价值的量化 | 第49-52页 |
5.3 模型拟合 | 第52-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总结 | 第56页 |
6.2 研究前景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A 平视显示器静态模型程序代码 | 第62-68页 |
附录B 平视显示器动态模型程序代码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