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调查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8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实践意义第11页
    1.3 核心概念界定第11-14页
        1.3.1 适应第11-12页
        1.3.2 职业适应第12-13页
        1.3.3 教师职业适应第13-14页
    1.4 文献综述第14-24页
        1.4.1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7页
        1.4.2 国内研究综述第17-24页
    1.5 研究的总体评价第24页
    1.6 论文研究思路第24-26页
        1.6.1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1.6.2 文献研究法第25-26页
        1.6.3 调查法第26页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6-28页
        1.7.1 可能的创新第26-27页
        1.7.2 研究的不足第27-28页
第二章 教师职业适应研究的理论依据第28-32页
    2.1 霍兰德职业适应理论第28-29页
    2.2 国内外关于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理论研究第29-32页
第三章 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现状调查第32-50页
    3.1 研究设计第32-34页
        3.1.1 调查工具第32-33页
        3.1.2 调查对象与方法第33-34页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4-50页
        3.2.1 信度与效度第34-35页
        3.2.2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第35-46页
        3.2.3 访谈第46-48页
        3.2.4 调查结论第48-50页
第四章 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存在的问题第50-57页
    4.1 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水平不高第50-52页
        4.1.1 教学规划能力不足第50-51页
        4.1.2 教学管理能力欠缺第51页
        4.1.3 教学研究能力差第51-52页
    4.2 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心理调适不当第52-53页
        4.2.1 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转变困难第52-53页
        4.2.2 职业认同的预期与现实的冲突第53页
    4.3 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人际关系不和谐第53-55页
        4.3.1 师生关系生疏第54页
        4.3.2 与家长关系紧张第54页
        4.3.3 与同事关系不融洽第54页
        4.3.4 与领导关系不自然第54-55页
    4.4 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环境适应能力不强第55-57页
        4.4.1 不适应严格的学校管理制度第55页
        4.4.2 不适应单调的校园文化第55-56页
        4.4.3 不适应紧张的工作氛围第56-57页
第五章 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第57-61页
    5.1 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入职教育模式不合理第57-58页
        5.1.1 岗前培训设计存在忽视了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特殊性第57页
        5.1.2 培训内容侧重理论知识培训,缺乏针对性第57页
        5.1.3 培训时间短,培训方式不合理第57-58页
    5.2 学校缺乏促进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快速成长的育人环境第58-59页
        5.2.1 科层制的管理方式第58页
        5.2.2“传、帮、带”制度形同虚设第58页
        5.2.3 缺乏教学研究的氛围第58-59页
    5.3 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缺失第59页
        5.3.1 薪资待遇不理想第59页
        5.3.2 职称晋升困难第59页
    5.4 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第59-61页
        5.4.1 专业知识不充分第59-60页
        5.4.2 专业能力不高,缺乏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第60页
        5.4.3 缺乏适度积极的专业态度第60-61页
第六章 提高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能力的策略第61-65页
    6.1 建立合理的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培养模式第61-62页
        6.1.1 岗前培训设计要有针对性第61页
        6.1.2 培训内容要有实效性第61页
        6.1.3 选择合理的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第61-62页
    6.2 为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第62-63页
        6.2.1 创建民主的校园管理环境第62页
        6.2.2 建立“以老带新”的帮扶制度第62页
        6.2.3 创设适于教学研究的工作环境第62-63页
    6.3 建立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成长激励机制第63页
        6.3.1 改善新入职教师薪资待遇第63页
        6.3.2 建立新入职教师晋升激励机制第63页
    6.4 提升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的专业素质第63-65页
        6.4.1 引导新入职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扩充专业知识第63-64页
        6.4.2 组织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提升新入职教师专业技能第64页
        6.4.3 引导新入职教师形成适度积极的专业态度第64-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第70-73页
    附录 1第70-72页
    附录 2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间距隧道爆破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高分遥感影像分类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