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理由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理由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Arduino作为一种技术促进STEM项目学习 | 第12-13页 |
1.2.2 编程教育对学生能力发展多有助益 | 第13-15页 |
1.2.3 机器人教育缺乏课程标准和评价方式 | 第15-16页 |
1.2.4 表现性评价用于机器人教育的优势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在“师资班”的点点滴滴 | 第19-28页 |
2.1 个选择收获巨大的“惊喜” | 第19-20页 |
2.2 从“门外汉”到“略窥门径” | 第20-21页 |
2.3 “蓝牙小车”课程 | 第21-25页 |
2.4 “扫地机器人”原来这么简单 | 第25-28页 |
2.4.1 遇到瓶颈,只有手动的扫地机器人? | 第25页 |
2.4.2 突破“难关”,自动手动随意切换 | 第25-26页 |
2.4.3 为了完成任务,激发内部动机 | 第26-28页 |
第3章 实践背景和历程 | 第28-39页 |
3.1 智能垃圾桶 | 第28-32页 |
3.1.1 打不开盖子的窘境? | 第28-29页 |
3.1.2 怎样实现“自封口”? | 第29-31页 |
3.1.3 “空想”变为现实 | 第31-32页 |
3.2 智能挂钟监控器 | 第32-33页 |
3.2.1 监控器也可以遥控? | 第32页 |
3.2.2 怎样增强隐蔽性? | 第32-33页 |
3.3 蓝牙门锁 | 第33-35页 |
3.3.1 “被锁门外”的生活情境 | 第34页 |
3.3.2 编码“为我所用” | 第34-35页 |
3.3.3 安装门锁也不简单 | 第35页 |
3.4 蓝居 | 第35-37页 |
3.4.1 “蓝牙门锁”的延拓 | 第36页 |
3.4.2 “万变不离其宗” | 第36页 |
3.4.3 实践见真知 | 第36-37页 |
3.5 项目中的STEM元素 | 第37-39页 |
第4章 课程沉淀 | 第39-58页 |
4.1 《智能家居》课程设计 | 第39-42页 |
4.2 《智能家居——智能垃圾桶》教学设计 | 第42-47页 |
4.1.1 教学准备阶段 | 第42-43页 |
4.1.2 教学实施阶段 | 第43-47页 |
4.3 《智能家居——蓝牙门锁》教学设计 | 第47-50页 |
4.2.1 教学准备阶段 | 第47-48页 |
4.2.2 教学实施阶段 | 第48-50页 |
4.4 教学效果分析 | 第50-58页 |
4.4.1 无效创意的界定 | 第51-53页 |
4.4.2 可实现的创意类型及分析 | 第53-58页 |
第5章 总结 | 第58-62页 |
5.1 关于Arduino课程开发 | 第58-60页 |
5.2 学生富于创造热情,有利于学校发展校本特色 | 第60页 |
5.3 “广西普通高中创新实验”师资班对我的影响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1 各项目具体编程 | 第64-73页 |
附录2“蓝牙门锁”任务单 | 第73-76页 |
附录3 科技创意作品信息表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