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介质/金属-核/壳结构中的等离激元腔模与荧光分子耦合效应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1.1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波第9-10页
    1.2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第10-12页
    1.3 等离激元微腔简介第12-13页
    1.4 等离激元杂化理论简介第13-15页
    1.5 光学标记系统第15-18页
        1.5.1 量子点标记系统第15-17页
        1.5.2 染料荧光分子标记系统第17-18页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参考文献第20-22页
第二章 介质/金属-核/壳结构等离激元微腔的制备第22-30页
    2.1 引言第22-23页
    2.2 悬空胶体微球阵列自组装方法的研究第23-26页
    2.3 核/壳等离激元微腔的制备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0页
第三章 回音廊模与杂化模品质因子的比较研究第30-41页
    3.1 引言第30-32页
    3.2 回音廊模和杂化模Q值大小关系的理论研究第32-34页
    3.3 通过荧光测量方法表征等离激元微腔的品质因子第34-35页
    3.4 回音廊模杂化模Q值大小关系的实验研究第35-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第四章 荧光分子掺杂的等离激元微腔发射特性研究第41-50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介质/金属-核/壳中等离激元腔模与荧光耦合系统在光学标记的应用第41-46页
    4.3 本章小结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50-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与农民收入的关联性分析
下一篇:微循环阻力指数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无侧支循环患者择期行PCI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