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城市公园节约型景观设计初探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研究背景第13-16页
     ·社会背景第13-14页
     ·经济背景第14-15页
     ·学科背景第15-16页
   ·研究的范围和内容第16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综述第18-25页
     ·国外节约型景观设计研究进展第18-22页
     ·国内节约型景观设计研究进展第22-25页
   ·研究框架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二章 城市公园节约型景观设计概述第27-39页
   ·城市公园概述第27-29页
     ·城市公园定义第27页
     ·城市公园发展概述第27-29页
   ·“节约型景观”概述第29-33页
     ·节约型景观的概念第29-30页
     ·节约型景观研究的对象第30页
     ·节约型景观的分类第30-31页
     ·节约型景观设计背景理论研究第31-33页
   ·城市公园节约型景观设计概述第33-39页
     ·城市公园“节约型景观设计”的经济学基础第33-34页
     ·城市公园建设过程中成本的影响因素与城市公园节约型景观涉及的内容第34-37页
     ·“长期节约型景观”和“短期节约型景观”第37-39页
第三章 城市公园节约型景观设计现状问题分析第39-61页
   ·广州流花湖公园节约型景观设计现状第39-45页
     ·植物和植物群落的营建第40-43页
     ·节约型水资源设计现状第43-44页
     ·节约型硬质材料设计现状第44-45页
     ·小结第45页
   ·广州官洲国际生物岛览胜园、叠翠园、水墨园三大核心景观公园节约型景观设计现状第45-57页
     ·节土型景观设计现状第47-48页
     ·植物和植物群落的营建第48-50页
     ·节约型水资源设计现状第50-53页
     ·节约型硬质材料设计现状第53-56页
     ·高新科技在园区内的使用第56-57页
     ·小结第57页
   ·节约型城市公园建设现存问题分析第57-60页
     ·指导思想层面的原因第58页
     ·规划设计层面的原因第58-59页
     ·设计人员缺乏对节约型景观必要的关注第59-60页
     ·施工养护技术层面的原因第60页
     ·游客方面的原因第60页
   ·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城市公园节约型景观设计方法第61-103页
   ·节地型景观设计第61-70页
     ·保护现状良好的场地第61-62页
     ·恢复被破坏的场地第62-69页
     ·合理的场地规划第69-70页
     ·小结第70页
   ·节水型景观设计第70-79页
     ·雨水的回收与利用第70-74页
     ·生活污水在城市公园中的运用第74-77页
     ·灌溉系统的设计第77-79页
     ·小结第79页
   ·节材型景观设计第79-97页
     ·硬质景观材料的节约利用第79-88页
     ·植物和植物群落的营建第88-97页
   ·节能型景观设计第97-101页
     ·以太阳能为主导的节约型设计第97-99页
     ·以风能为主导的节约型设计第99-100页
     ·以生物能为主导的节约型设计第100-101页
     ·小结第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五章 国内节约型景观设计成功案例分析——以上海世博后滩公园为例第103-119页
   ·节土型景观设计第103-105页
   ·节水型景观设计第105-113页
     ·控制直排入水的外部污染源第106页
     ·建立后滩公园内部的生态水净化系统第106-113页
   ·节约型植物景观设计第113-115页
     ·植物种类选择第113-114页
     ·展示花园作为植被生长的实验场所第114-115页
     ·垂直绿化第115页
     ·草地的耐践踏技术的运用第115页
   ·节材型景观设计第115-117页
     ·对可自然降解材料的运用第115-116页
     ·对场地内现有材料的直接利用第116-117页
     ·对场地内大量的废弃钢材的回收和再利用第117页
   ·节能型景观设计第117-118页
   ·小结第118-119页
第六章 城市公园节约型景观发展趋势展望第119-122页
   ·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前景第119页
   ·城市公园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第119-122页
     ·完善政策法规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机制第119-120页
     ·大力推广高新技术和高新材料第120页
     ·重视乡土材料的运用第120页
     ·大力引进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政策第120-122页
总结第122-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8页
图表清单第128-132页
致谢第132-134页
附件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广佛地区城镇发展概念规划初步研究
下一篇:加快广州市城中村改造具体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