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本论文专用术语的注释表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页 |
1.2 5G的主要技术要求 | 第13-14页 |
1.3 MIMO技术演进 | 第14-17页 |
1.3.1 传统MIMO技术 | 第14-15页 |
1.3.2 大规模MIMO技术 | 第15-17页 |
1.4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7-18页 |
1.5 数学符号约定 | 第18-19页 |
第2章 大规模MIMO传输技术基础 | 第19-27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单用户MIMO系统 | 第19-20页 |
2.3 多用户MIMO系统 | 第20-21页 |
2.4 MIMO信道模型 | 第21-23页 |
2.4.1 物理信道模型 | 第21-22页 |
2.4.2 统计信道模型 | 第22-23页 |
2.4.3 大规模MIMO信道的新特性 | 第23页 |
2.5 大规模MU-MIMO系统中预编码技术 | 第23-26页 |
2.5.1 线性预编码系统模型 | 第24页 |
2.5.2 线性预编码算法 | 第24-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基于联合空分复用的下行预编码方法 | 第27-47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27-29页 |
3.2.1 JSDM传输模型 | 第27-28页 |
3.2.2 单环模型 | 第28-29页 |
3.3 JSDM传输方案 | 第29-37页 |
3.3.1 用户分组 | 第30-31页 |
3.3.2 混合预编码方案 | 第31-36页 |
3.3.3 总体下行传输方案 | 第36-37页 |
3.4 性能仿真和结果分析 | 第37-46页 |
3.4.1 仿真场景和参数 | 第37-39页 |
3.4.2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39-46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46-47页 |
第4章 复杂散射环境中JSDM方法的应用和改进 | 第47-69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系统模型 | 第47-49页 |
4.2.1 下行MU-MIMO传输系统 | 第47-48页 |
4.2.2 有限散射信道模型 | 第48-49页 |
4.3 基于DFT向量的前波束形成方案 | 第49-53页 |
4.4 复杂散射环境中JSDM传输方案设计 | 第53-60页 |
4.4.1 复杂散射信道特点分析 | 第53-55页 |
4.4.2 总体传输方案设计 | 第55-58页 |
4.4.3 基于遗传算法的等效信道最优正交化方法 | 第58-60页 |
4.5 仿真研究和结果分析 | 第60-67页 |
4.5.1 仿真场景和参数 | 第60-61页 |
4.5.2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61-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3D-SCM模型中JSDM方法的应用和改进 | 第69-87页 |
5.1 引言 | 第69页 |
5.2 系统模型 | 第69-75页 |
5.2.1 3D-JSDM系统模型 | 第69-70页 |
5.2.2 3D-SCM模型 | 第70-75页 |
5.3 3D-JSDM传输方案设计 | 第75-81页 |
5.3.1 基于用户端接收波束形成的分组方案 | 第75-79页 |
5.3.2 基于Kronecker积的PBF方案 | 第79-81页 |
5.4 仿真研究和结果分析 | 第81-85页 |
5.4.1 仿真场景和参数 | 第81页 |
5.4.2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81-8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91页 |
6.1 全文内容总结 | 第87-88页 |
6.2 主要创新点总结 | 第88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88-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