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2-26页 |
| 1.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研究 | 第12-23页 |
| ·古代医家对慢性盆腔炎的认识 | 第12-14页 |
| ·现代中医医家对慢性盆腔炎的认识 | 第14-15页 |
| ·辨证分型 | 第15-16页 |
| ·中医药治疗 | 第16-23页 |
| 2. 慢性盆腔炎的西医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 ·发病因素 | 第23-24页 |
| ·病原体 | 第24页 |
| ·病理改变 | 第24-25页 |
| ·西医治疗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6-32页 |
| 1. 研究对象 | 第26-30页 |
| ·病例来源 | 第26页 |
| ·病例选择标准 | 第26-28页 |
| ·病情程度评分标准 | 第28-30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 ·分组方法 | 第30页 |
| ·治疗方法 | 第30-31页 |
| ·疗效观察 | 第31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 第32-40页 |
| 1. 一般资料 | 第32页 |
| 2. 两组可比性检查 | 第32-36页 |
| ·治疗前一般资料分析 | 第32-34页 |
| ·治疗前各项观察指标情况 | 第34-36页 |
| 3. 疗效比较 | 第36-40页 |
| ·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的比较 | 第36-37页 |
| ·两组治疗后症状疗效的比较 | 第37-38页 |
| ·两组治疗后体征疗效的比较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讨论分析 | 第40-46页 |
| 1. 立论依据 | 第40页 |
| 2. 穴位选择依据 | 第40-42页 |
| 3. 治疗方法选择依据 | 第42-43页 |
| 4. 对照组选方依据 | 第43-44页 |
| 5.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方法比较 | 第44页 |
| 6. 结论 | 第44-45页 |
| 7. 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45-46页 |
| ·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 第45页 |
| ·辨证分型治疗 | 第45页 |
| ·病例追踪随访 | 第45-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 附录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