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基于文化地理学的桂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1.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2 研究范围、对象与内容第17-21页
        1.2.1 研究范围第17页
        1.2.2 研究对象第17-20页
        1.2.3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21-23页
        1.3.1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3.2 研究框架第22-23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3-29页
    2.1 国内外文化地理学研究概况第23-24页
        2.1.1 国外文化地理学的发展第23页
        2.1.2 国内文化地理学的发展第23-24页
    2.2 国内基于文化地理学的村落及民居研究概况第24-25页
    2.3 桂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概况第25-29页
第三章 桂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的构建第29-58页
    3.1 桂林地区概况第29-33页
        3.1.1 地理区位第29页
        3.1.2 自然环境第29-31页
        3.1.3 行政区划第31页
        3.1.4 文化特色第31-32页
        3.1.5 民族、民系第32-33页
    3.2 数据库样本的选定第33-35页
    3.3 数据库文化因子的选取第35-55页
        3.3.1 建村年代第35-36页
        3.3.2 村落地形第36页
        3.3.3 村落选址第36-37页
        3.3.4 村落朝向第37页
        3.3.5 村落规模第37-38页
        3.3.6 布局形态第38-43页
        3.3.7 组团关系第43-45页
        3.3.8 民居类型第45-51页
        3.3.9 村落类型第51-53页
        3.3.10 环境要素第53-55页
    3.4 数据库的构建第55-57页
        3.4.1 技术路线第55-56页
        3.4.2 数据库的组成第56-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桂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特征分析第58-83页
    4.1 桂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特征第58-74页
        4.1.1 建村年代文化地理特征第59-60页
        4.1.2 村落地形文化地理特征第60-61页
        4.1.3 村落选址文化地理特征第61-62页
        4.1.4 村落朝向文化地理特征第62-63页
        4.1.5 村落规模文化地理特征第63-64页
        4.1.6 布局形态文化地理特征第64-66页
        4.1.7 组团关系文化地理特征第66-67页
        4.1.8 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特征第67-70页
        4.1.9 村落类型文化地理特征第70-73页
        4.1.10 环境要素文化地理特征第73-74页
    4.2 桂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特征叠合分析第74-81页
        4.2.1 主导文化因子叠合分析第74-78页
        4.2.2 主导文化因子与辅助文化因子叠合分析第78-80页
        4.2.3 辅助文化因子叠合分析第80-81页
    4.3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五章 桂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的文化区划第83-113页
    5.1 文化区划分的原则及方法第83-85页
        5.1.1 文化区划分原则第84页
        5.1.2 文化区划分方法第84-85页
    5.2 文化区划分的确定第85-90页
    5.3 文化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第90-111页
        5.3.1 桂西北少数民族干栏民居文化区第90-94页
        5.3.2 永福西部排屋民居文化区第94-98页
        5.3.3 桂南广府湘赣排屋民居文化区第98-106页
        5.3.4 桂西南-桂东北湘赣排屋和天井堂厢型民居文化交融区第106-111页
    5.4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六章 桂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景观的影响因素第113-139页
    6.1 自然环境的影响第113-116页
        6.1.1 地形地貌的影响第113-114页
        6.1.2 河流水系的影响第114-115页
        6.1.3 气候环境的影响第115-116页
    6.2 历史沿革的影响第116-128页
        6.2.1 建制沿革的影响第116-120页
        6.2.2 移民及地区开发的影响第120-127页
        6.2.3 政治制度的影响第127-128页
    6.3 语言的影响第128-131页
        6.3.1 语言分布区与文化区叠合分析第129-130页
        6.3.2 平话、西南官话的影响第130-131页
    6.4 人文思想观念的影响第131-137页
        6.4.1 风水理念的影响第131-133页
        6.4.2 宗族观念的影响第133-134页
        6.4.3 重文兴教价值观的影响第134-136页
        6.4.4 民间信仰及习俗的影响第136-137页
    6.5 本章小结第137-139页
第七章 桂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关系第139-152页
    7.1 桂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与其他地区湘赣文化的关系第139-142页
        7.1.1 湘赣文化在桂林地区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力第140页
        7.1.2 传统村落及民居的异同点及原因分析第140-142页
    7.2 桂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与其他地区广府文化的关系第142-146页
        7.2.1 广府文化在桂林地区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力第142页
        7.2.2 传统村落及民居的异同点第142-144页
        7.2.3 异同点产生的原因分析第144-146页
    7.3 桂林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与西洋建筑文化的关系第146-151页
        7.3.1 西洋建筑文化在桂林地区传播的媒介和途径第146-147页
        7.3.2 西洋建筑文化对桂林地区传统民居的影响第147-148页
        7.3.3 民族形式建筑的兴起第148-151页
    7.4 本章小结第151-152页
结语第152-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60页
附录一第160-163页
附录二第163-165页
附录三第165-1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67-168页
致谢第168-170页
附表第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e-Ni-C系粉末冶金低合金钢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
下一篇: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