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会所环境设计研究--以泛会所形式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CONTENTS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研究的对象 | 第15-16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6页 |
·理论意义 | 第16页 |
·现实意义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住区会所概述 | 第18-33页 |
·住区会所定义 | 第18页 |
·住区会所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 第18-22页 |
·住区会所与文化馆 | 第18-19页 |
·住区会所与会馆 | 第19-21页 |
·住区会所与俱乐部 | 第21-22页 |
·住区会所的功能 | 第22-23页 |
·现实功能 | 第22页 |
·社会功能 | 第22-23页 |
·近代我国住区公共配套的发展历程 | 第23-29页 |
·解放前(1949年以前) | 第23-25页 |
·建国初期(1949年——1976年) | 第25-26页 |
·改革开放后(1979年——至今) | 第26-29页 |
·近代国外住区配套措施项目发展状况 | 第29-31页 |
·影响住区会所发展的因素 | 第31-32页 |
·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 | 第31-32页 |
·房地产业的促进作用 | 第32页 |
·经营管理不断完善 | 第32页 |
·居民日常交往与消闲的需求不断变化 | 第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住区会所的分类、选址、项目配置与发展趋势 | 第33-53页 |
·住区会所的分类 | 第33-40页 |
·按房地产项目特征分类 | 第33-36页 |
·按建筑形式分类 | 第36-38页 |
·按住区的档次分 | 第38-39页 |
·按经营的模式分 | 第39-40页 |
·住区会所的选址 | 第40-45页 |
·位于濒临城市道路 | 第40-41页 |
·位于小区入口 | 第41-42页 |
·位于小区中心 | 第42-43页 |
·位于住区的边角地带 | 第43-44页 |
·位于其他建筑内 | 第44-45页 |
·利用原有的建筑 | 第45页 |
·住区会所的项目配置 | 第45-51页 |
·住区会所的功能构成 | 第45-46页 |
·居民会所需求分析 | 第46-50页 |
·住区会所项目配置指导 | 第50-51页 |
·住区会所的发展趋势 | 第51-52页 |
·泛会所 | 第51-52页 |
·生态会所 | 第52页 |
·多元化会所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住区泛会所形式的解析 | 第53-67页 |
·泛会所的概念 | 第53-54页 |
·泛会所的特点 | 第54-57页 |
·开放性 | 第54-55页 |
·综合性 | 第55-56页 |
·分散性 | 第56页 |
·融合性 | 第56-57页 |
·泛会所的功能构成与设计 | 第57-63页 |
·娱乐消闲 | 第57-58页 |
·康体健身 | 第58-60页 |
·餐饮购物 | 第60-62页 |
·文化阅览 | 第62-63页 |
·其他及后勤用房 | 第63页 |
·室外的景观设计 | 第63-64页 |
·室外的环境设计分析 | 第64-65页 |
·泛会所的适用性 | 第65-66页 |
·住区规模 | 第65-66页 |
·项目定位 | 第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住区会所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 第67-72页 |
·住区会所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67-68页 |
·忽视居民的日常行为需求 | 第67页 |
·与住区的整体环境不协调性 | 第67-68页 |
·贫乏的住区文化 | 第68页 |
·对住区会所环境发展的建议 | 第68-71页 |
·应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行为需要 | 第68-69页 |
·向可持续的生态的方向发展 | 第69-70页 |
·突出文脉的延续性 | 第70-71页 |
·居民参与设计建议 | 第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结语 | 第72-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页 |
在校学习期间参与课题研究与设计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