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固体物理学论文--固体性质论文--光学性质论文--发光学论文

基于硅酸盐Sr3MgSi2O8基质的发光和余辉特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2页
   ·序言第14页
   ·发光材料的分类第14-19页
     ·光致发光第15-17页
     ·电致发光第17-18页
     ·阴极射线发光第18页
     ·X射线及高能粒子发光第18页
     ·化学发光第18页
     ·生物发光第18-19页
   ·长余辉材料的历史以及研究进展第19-24页
     ·Eu~(2+)激活的长余辉发光材料概述第19-23页
     ·长余辉材料的一般化学制备方法第23-24页
   ·Eu~(2+)的发光机理第24-25页
   ·长余辉机理模型第25-30页
     ·Matsuzawa模型第25-26页
     ·Aitasalo模型第26-28页
     ·Dorenbos模型第28-29页
     ·Clabau模型第29-30页
     ·最近的进展第30页
   ·研究背景及本课题的提出第30-32页
第二章 实验设计及测试第32-36页
   ·实验原料第32页
   ·样品制备第32-33页
   ·物相分析第33-34页
   ·光谱性能分析第34页
   ·余辉特性测试第34-35页
   ·热释光谱测试第35-36页
第三章 Sr/Ba比例对Sr_(2.97-x)Ba_xMgSi_2O_8:Eu_(0.01)~(2+),Dy_(0.02)~(3+)发光的影响第36-47页
   ·引言第36-37页
   ·实验第37-46页
     ·样品合成第37页
     ·物相分析第37-39页
     ·光致光谱性能分析第39-42页
     ·余辉性能分析第42-43页
     ·热释光性能分析第43-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Sr/Ca比例对Sr_(2.97-x)Ca_xMgSi_2O_8:Eu_(0.01)~(2+),Dy_(0.02)~(3+)发光的影响第47-55页
   ·引言第47页
   ·实验第47-55页
     ·样品合成第47-48页
     ·物相分析第48-49页
     ·光致发光光谱分析第49-52页
     ·余辉性能分析第52-53页
     ·热释光性能分析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页
第五章 Mn~(2+)/Eu~(2+)比例对Sr_3MgSi_2O_8:Mn~(2+),Eu~(2+)发光的影响第55-67页
   ·引言第56-57页
   ·实验第57-66页
     ·样品的合成第57页
     ·晶相结构分析第57-59页
     ·光谱特性第59-63页
     ·色度图第63-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高温固相法制备Sr_3MgSi_2O_8:Eu~(2+),Dy~(3+)条件对对发光的影响第67-80页
   ·引言第67页
   ·实验第67-79页
     ·样品的合成第67-69页
     ·物相分析第69-73页
     ·光致发光性能分析第73-75页
     ·余辉特性分析第75-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94-98页
致谢第98-100页
附录第100-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光LED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
下一篇:基于粗神经网络的混沌交通流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