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依据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 | 第16-18页 |
2.1.1 生态 | 第16页 |
2.1.2 生态道德 | 第16-17页 |
2.1.3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 第17-18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第18-21页 |
2.2.2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 第21-23页 |
3 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 第23-27页 |
3.1 实现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23-24页 |
3.2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 第24-25页 |
3.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创新的要求 | 第25-27页 |
4 大学生生态道德调查实证分析 | 第27-39页 |
4.1 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证调查 | 第27-33页 |
4.1.1 大学生生态道德认知有待完善 | 第27-28页 |
4.1.2 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有待提高 | 第28-30页 |
4.1.3 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有待改进 | 第30-33页 |
4.2 大学生生态道德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3-39页 |
4.2.1 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 第33-34页 |
4.2.2 大学生自我生态道德教育欠缺 | 第34-35页 |
4.2.3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 | 第35-39页 |
5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 | 第39-53页 |
5.1 加强生态道德的理论教育 | 第39-44页 |
5.1.1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第39-40页 |
5.1.2 实现各学科协同教育 | 第40-41页 |
5.1.3 开展生态道德的专题教育 | 第41-42页 |
5.1.4 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 | 第42-44页 |
5.2 积极参与生态道德实践活动 | 第44-46页 |
5.2.1 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生态道德实践活动 | 第44-45页 |
5.2.2 注重引导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养成 | 第45-46页 |
5.3 形成课内外协同教育的新媒体平台 | 第46-50页 |
5.3.1 丰富生态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手段 | 第46-47页 |
5.3.2 完善课外教育的新媒体渠道 | 第47-50页 |
5.4 营造校园生态文化环境 | 第50-53页 |
5.4.1 营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 第50-51页 |
5.4.2 营造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 第51-53页 |
6 结语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一:大学生生态道德现状调查问卷 | 第58-60页 |
附录二: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