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染料、颜料与涂料工业论文

三氧化钨基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降解染料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32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 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及光催化反应原理第15-16页
        1.2.1 有机污染物的危害第15页
        1.2.2 光催化反应原理第15-16页
    1.3 氧化钨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6-19页
        1.3.1 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氧)第18-19页
        1.3.2 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第19页
    1.4 氧化钨的制备方法第19-23页
    1.5 提高光催化性能的方法第23-30页
        1.5.1 形貌和尺寸调控第23-25页
        1.5.2 元素掺杂第25-26页
        1.5.3 半导体复合第26-28页
        1.5.4 金属或半导体负载第28-29页
        1.5.5 染料敏化第29-30页
        1.5.6 光催化反条件调控第30页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第32-37页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32-33页
        2.1.1 主要化学试剂第32-33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第33页
    2.2 样品的成分及微观结构表征方法第33-35页
    2.3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第35-37页
第3章 不同晶体结构三氧化钨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7-74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六方相WO_3超薄纳米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7-50页
        3.2.1 样品的制备第37-38页
        3.2.2 样品的晶体结构及微观形貌第38-40页
        3.2.3 尿素对样品的作用第40-43页
        3.2.4 样品的XPS表征第43-44页
        3.2.5 红外光谱及Zeta电位表征第44-47页
        3.2.6 光学性质第47-48页
        3.2.7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48-50页
    3.3 立方相WO_3·0.5H_2O的制备及光催化机制研究第50-63页
        3.3.1 目标产物的制备第50-51页
        3.3.2 结构和形貌第51-54页
        3.3.3 p H及反应组分对目标产物的影响第54-55页
        3.3.4 光学性质第55-56页
        3.3.5 光催化活性测试第56-61页
        3.3.6 光催化机理研究第61-63页
    3.4 正交相花状分级结构WO_3·0.33H_2O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质研究第63-73页
        3.4.1 分级结构的制备第63-64页
        3.4.2 晶体结构及形貌表征第64-67页
        3.4.3 生长过程研究第67-68页
        3.4.4 丙酮对分级结构的作用第68-70页
        3.4.5 分级结构的光学性质第70-71页
        3.4.6 光催化性质研究第71-73页
    3.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4章 碳掺杂WO_3·0.33H_2O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活性研究第74-92页
    4.1 引言第74-75页
    4.2 样品的合成方法第75-76页
        4.2.1 碳掺杂剂的合成第75页
        4.2.2 WO_3·0.33H_2O和碳掺杂WO_3·0.33H_2O的合成第75-76页
    4.3 所合成样品的表征第76-88页
        4.3.1 晶体结构及微观形貌第76-78页
        4.3.2 碳含量及掺杂位置的讨论第78-81页
        4.3.3 拉曼光谱及XRD数据分析第81-83页
        4.3.4 SAED和HRTEM第83-85页
        4.3.5 光学性能和能带变化第85-88页
    4.4 光催化活性测试第88-91页
    4.5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5章 Z型-WO_3·0.33H_2O/PbWO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机理研究第92-113页
    5.1 引言第92-93页
    5.2 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第93-94页
    5.3 复合样品的表征第94-103页
        5.3.1 XRD表征与讨论第94-95页
        5.3.2 Raman光谱第95-96页
        5.3.3 XPS测试第96-98页
        5.3.4 电镜分析第98-103页
    5.4 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及光催化机理第103-111页
        5.4.1 光催化活性测试第103-104页
        5.4.2 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第104-105页
        5.4.3 能带结构第105-106页
        5.4.4 光催化机理研究第106-110页
        5.4.5 循环性能测试第110-111页
    5.5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结论第113-114页
创新点第114-115页
展望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3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0-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个人简历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戴震视野下的王道思想
下一篇:基于多传感器信息技术的变电站热故障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