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机器辅助技术论文

基于Inventor的非标零部件参数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引言第7页
    1.2 参数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第7-10页
        1.2.1 参数设计国外发展现状第7-10页
        1.2.2 参数设计国内发展现状第10页
    1.3 非标零部件与零件库第10页
    1.4 二次开发技术第10-11页
    1.5 课题来源和研究目的第11-12页
    1.6 论文研究内容和设计过程第12页
    1.7 本章小结第12-13页
第二章 Inventor零部件建模技术第13-22页
    2.1 模型信息与数字化设计第13页
        2.1.1 模型的可控因素第13页
        2.1.2 产品数字化设计第13页
    2.2 建模软件选取第13-14页
        2.2.1 Inventor参数建模特点第13-14页
        2.2.2 Inventor建模方式第14页
    2.3 实体建模方法第14-17页
        2.3.1 基面搭建法第14-15页
        2.3.2 键槽的设计第15-16页
        2.3.3 销与套结构建模第16-17页
    2.4 衍生建模模型第17-20页
        2.4.1 衍生模型的优点第17页
        2.4.2 连杆机构草图绘制第17-19页
        2.4.3 衍生模型机构第19-20页
    2.5 固定结构零部件建模第20-21页
    2.6 模型的在系统中的作用第21页
    2.7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参数管理平台的建立第22-29页
    3.1 平台开发的软件选取第22-23页
        3.1.1 管理平台的作用第22页
        3.1.2 开发界面软件的选择第22页
        3.1.3 数据库的选择第22-23页
    3.2 系统管理平台的建立第23-26页
        3.2.1 产品目录的建立第23-24页
        3.2.3 数据查询界面的建立第24-26页
    3.3 零件库的建立第26-28页
    3.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模型参数调用平台设计第29-35页
    4.1 模型参数的调用第29-33页
        4.1.1 UI界面的作用第29页
        4.1.2 表单设计第29-31页
        4.1.3 参数约束第31-33页
    4.2 参数的提取功能第33页
    4.3 表单功能设计第33页
    4.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五章 参数系统联接技术第35-42页
    5.1 联接技术第35页
    5.2 参数系统的联接第35-40页
        5.2.1 系统化分第35-36页
        5.2.2 1 系统的创建第36页
        5.2.3 2 系统的创建第36-38页
        5.2.4 Excel关联表单设计第38-40页
    5.3 参数系统的联接第40-41页
    5.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六章 系统的功能与实现第42-50页
    6.1 系统开发的意义第42页
    6.2 系统的功能与应用实例第42-49页
        6.2.1 系统平台的功能第42页
        6.2.2 系统的应用过程第42-43页
        6.2.3 参数零部件实例第43-48页
        6.2.4 部件和组合零件应用第48-49页
    6.3 工程图的选取第49页
    6.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50-52页
    7.1 全文总结第50页
    7.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50页
    7.3 展望与后续研究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第55-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第四首的创作背景与演奏分析
下一篇:歌剧《游吟诗人》中莱奥诺娜角色塑造的戏剧个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