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3页 |
1.1.1 1,4-二氢吡啶作为钙离子拮抗剂的应用 | 第9-10页 |
1.1.2 1,4-二氢吡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 第10页 |
1.1.3 1,4-二氢吡啶在农药方面的应用 | 第10-11页 |
1.1.4 1,4-二氢吡啶作为重要的化学合成原料的应用 | 第11-12页 |
1.1.5 1,4-二氢吡啶作为氧化还原辅酶NADH模型化合物的应用 | 第12-13页 |
1.2 1,4-二氢吡啶的合成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1,4-二氢吡啶的合成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双-1,4-二氢吡啶的合成研究 | 第15-18页 |
1.3 密度泛函理论和基组简介 | 第18-22页 |
1.3.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8-21页 |
1.3.2 基组简介 | 第21-22页 |
1.4 1,4-二氢吡啶光环合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22-25页 |
1.4.1 光环合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22-24页 |
1.4.2 1,4-二氢吡啶的光环合理论计算研究 | 第24-25页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双-1,4-二氢吡啶的合成研究 | 第27-55页 |
2.0 引言 | 第27-28页 |
2.1 1,4-双-(1-苄基-1,4-二氢吡啶-3,5-二羧酸乙酯)苯(Ⅰ-1)的合成研究 | 第28-29页 |
2.2 1,4-双-(1,4-二氢吡啶-3,5-二羧酸乙酯)苯(Ⅰ)的合成 | 第29页 |
2.3 1,3-双-(1,4-二氢吡啶-3,5-二羧酸乙酯)丙烷(Ⅱ)的合成 | 第29-30页 |
2.4 结构解析 | 第30-35页 |
2.4.1 1,4-双(1-(3-溴-苄基)-1,4-二氢吡啶-3,5-二羧酸乙酯)苯(Ⅰ-5)的结构解析 | 第30-33页 |
2.4.2 1,3-双-(4-(4-溴苯基)-1,4-二氢吡啶-3,5-二羧酸乙酯)丙烷(Ⅱ-4)的结构解析 | 第33-35页 |
2.5 实验部分 | 第35-54页 |
2.5.1 试剂来源和纯度 | 第35页 |
2.5.2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2.5.3 1,4-双-(1,4-二氢吡啶-3,5-二羧酸乙酯)苯(Ⅰ)的合成 | 第36-47页 |
2.5.4 1,3-双-(1,4-二氢吡啶-3,5-二羧酸乙酯)丙烷(Ⅱ)的合成 | 第47-5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3章 双-1,4-二氢吡啶光环合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55-77页 |
3.1 引言 | 第55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55-56页 |
3.3 1-苄基4(4-甲氧基苯基)-1,4-二氢吡啶-3,5-二羧酸乙酯(Ⅲ)光环合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56-62页 |
3.3.1 化合物Ⅲ的结构优化 | 第56-58页 |
3.3.2 化合物Ⅲ的自然键轨道分析 | 第58-59页 |
3.3.3 化合物Ⅲ的分子前线轨道分析 | 第59-60页 |
3.3.4 化合物Ⅲ发生光环合反应的可行性分析 | 第60-62页 |
3.4 1,4-双-(1,4-二氢吡啶-3,5-二羧酸乙酯)苯(Ⅰ)光环合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62-70页 |
3.4.1 化合物Ⅰ-1 和Ⅰ-7 的结构优化 | 第62-65页 |
3.4.2 化合物Ⅰ-1 和Ⅰ-7 的自然键轨道分析 | 第65-67页 |
3.4.3 化合物Ⅰ-1 和Ⅰ-7 的分子前线轨道分析 | 第67-70页 |
3.5 1,3-双-(1,4-二氢吡啶-3,5-二羧酸乙酯)丙烷(Ⅱ)的光环合反应理论研究 | 第70-76页 |
3.5.1 化合物Ⅱ-1 和Ⅱ-3 的结构优化 | 第70-72页 |
3.5.2 化合物Ⅱ-1 和Ⅱ-3 的自然键轨道分析 | 第72-75页 |
3.5.3 化合物Ⅱ-1 和Ⅱ-3 的分子前线轨道分析 | 第75-7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