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追缴犯罪资产的法理基础 | 第13-17页 |
第一节 犯罪资产和追缴的概念 | 第13-15页 |
一、犯罪资产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刑事追缴和没收的概念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追缴犯罪资产遵循的原则 | 第15-17页 |
一、犯罪人不能因犯罪而获利的原则 | 第15页 |
二、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相统一的原则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美国犯罪资产追缴的法律规定 | 第17-51页 |
第一节 美国犯罪资产追缴制度设立的历史沿革 | 第17-22页 |
一、美国内战前有关犯罪资产追缴的立法 | 第17-19页 |
二、美国内战后有关犯罪资产追缴的立法 | 第19-22页 |
第二节 美国刑事没收的法律规定 | 第22-31页 |
一、美国刑事没收的适用对象 | 第26-28页 |
二、没收保全 | 第28-29页 |
三、刑事没收的其他程序性规定 | 第29-31页 |
第三节 美国民事没收的法律规定 | 第31-44页 |
一、美国民事没收的启动主体及适用对象 | 第33-35页 |
二、不动产和可替代财产的民事没收 | 第35-36页 |
三、美国行政民事没收的程序性规定 | 第36-38页 |
四、美国司法民事没收的程序性规定 | 第38-42页 |
五、美国民事没收中的其他特殊程序 | 第42-44页 |
第四节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规定下的美国犯罪资产追缴 | 第44-51页 |
一、美国资产分享协议的法律规定 | 第44-47页 |
二、美国在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下展开的资产追缴 | 第47-48页 |
三、美国在国内展开的具体辅助方式 | 第48-51页 |
第三章 对我国追缴犯罪资产的启示 | 第51-60页 |
第一节 我国追缴犯罪资产的法律规定 | 第51-53页 |
第二节 我国犯罪资产追缴机制的局限性 | 第53-56页 |
一、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适用范围不明确 | 第53-54页 |
二、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启动主体单一 | 第54-55页 |
三、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程序上依赖于刑事诉讼 | 第55页 |
四、与主要犯罪逃离地没有签订引渡条约和刑事司法互助协议 | 第55-56页 |
第三节 我国犯罪资产追缴制度的完善 | 第56-60页 |
一、明确我国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的具体适用范围 | 第56-57页 |
二、设立独立的非定罪资产没收程序 | 第57页 |
三、签订有资产分享的双边协定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