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9-11页 |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 二、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 三、人格特征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四、人格特征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 第21-24页 |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24-27页 |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24页 |
| 一、研究目的 | 第24页 |
| 二、研究假设 | 第24页 |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工具 | 第24-27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 二、研究工具 | 第25-26页 |
| 三、质量控制 | 第26页 |
|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云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人口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27-29页 |
| 第四章 云南省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 第29-38页 |
| 第一节 云南省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情况 | 第29-31页 |
| 第二节 云南省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31-38页 |
| 一、不同性别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 第31页 |
| 二、不同年龄段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 第31-32页 |
| 三、不同教龄段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 第32-34页 |
| 四、不同特教教龄段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 第34-36页 |
| 五、不同类别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比较 | 第36-38页 |
| 第五章 云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人格特征现状 | 第38-46页 |
| 第一节 云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人格特征的总体情况 | 第38-39页 |
| 第二节 云南省特殊教育教师的人格特征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 | 第39-46页 |
| 一、性别在教师人格特征各维度上的差异比较 | 第39-40页 |
| 二、年龄在教师人格特征各维度上的差异比较 | 第40-41页 |
| 三、教龄在教师人格特征各维度上的差异比较 | 第41-43页 |
| 四、特教教龄在教师人格特征各维度上的差异比较 | 第43-44页 |
| 五、转岗与非转岗教师在人格特征各维度上的差异比较 | 第44-46页 |
| 第六章 云南省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 第46-51页 |
| 第一节 云南省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 第46-47页 |
| 第二节 云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人格特征对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 第47-51页 |
| 一、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因子的回归分析 | 第47-48页 |
| 二、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中去个性化因子的回归分析 | 第48-49页 |
| 三、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中低成就感因子的回归分析 | 第49-51页 |
| 第七章 讨论 | 第51-63页 |
| 第一节 云南省特殊教育教师基本情况讨论 | 第51-52页 |
| 第二节 云南省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讨论 | 第52-58页 |
| 一、云南省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情况讨论 | 第52-55页 |
| 二、云南省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讨论 | 第55-58页 |
| 第三节 云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人格特征的现状讨论 | 第58-60页 |
| 一、云南省特教教师人格特征的总体情况讨论 | 第58页 |
| 二、云南省特教教师人格特征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讨论 | 第58-60页 |
| 第四节 云南省特教教师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的关系讨论 | 第60-63页 |
| 一、云南省特教教师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的关系讨论 | 第60-61页 |
| 二、云南省特教教师人格特征对职业倦怠的回归预测 | 第61-63页 |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63-66页 |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63页 |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第63-66页 |
| 第九章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66-68页 |
| 第一节 研究的创新 | 第66页 |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附录 | 第71-7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