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丹芍颗粒Ⅲ号诱导Akt磷酸化在治疗大鼠紫癜性肾炎中的作用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前言第9-10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0-22页
    1. 古代文献研究第10-11页
        1.1 病名第10页
        1.2 病因病机第10-11页
    2. 现代中医研究进展第11-12页
        2.1 病因病机第11页
        2.2 治法方药第11-12页
    3. HSPN的西医研究进展第12-18页
        3.1 诊断标准第12页
        3.2 分型第12页
        3.3 流行病学特征第12-13页
        3.4 病因病机第13-14页
        3.5 西医治疗第14-17页
        3.6 危险因素及预防第17-18页
        3.7 预后第18页
    4. 中西医结合治疗HSPN的进展第18页
    5. PI3K-Akt与HSPN的关系研究进展第18-20页
    6. 丹芍颗粒Ⅲ号的研究进展第20页
    7. HSPN大鼠复合造模依据第20-22页
        7.1 大鼠IgA肾病模型的建立依据第21页
        7.2 瘀热证模型的建立依据第21-22页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第22-33页
    1. 实验准备及材料第22-23页
        1.1 实验动物第22页
        1.2 实验药物第22页
        1.3 实验材料及试剂第22页
        1.4 实验主要设备及仪器第22-23页
    2. 实验过程第23-29页
        2.1 实验动物分组第23页
        2.2 造模及评估第23页
        2.3 给药第23-24页
        2.4 采集标本第24页
        2.5 24h尿蛋白定量第24页
        2.6 光镜观察第24页
        2.7 电镜观察第24-25页
        2.8 Westem-blot检测第25-27页
        2.9 RT-PCR检测第27-29页
        2.10 统计方法第29页
    3. 实验结果第29-33页
        3.1 24h尿蛋白定量第29页
        3.2 光镜下肾组织病理改变第29-30页
        3.3 电镜下肾组织系膜及足突的改变第30-31页
        3.4 肾组织p-Akt蛋白表达量第31-32页
        3.5 RT-PCR法检测大鼠肾组织Akt的基因表达量第32-33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33-35页
第四部分 结语第35-36页
    1. 研究结论第35页
    2. 创新第35页
    3. 问题与展望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1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41-42页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42-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脑肠互动研究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机制
下一篇:改良TST术联合缝扎术治疗Ⅲ、Ⅳ度脱垂性痔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