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 中医学对瘢痕的研究 | 第13-16页 |
1.1 病名与病因病机 | 第13页 |
1.2 外治法 | 第13-14页 |
1.3 伏气学说与瘢痕探微 | 第14-16页 |
2. 增生性瘢痕防治进展 | 第16-19页 |
2.1 预防性治疗 | 第16-17页 |
2.2 手术治疗 | 第17页 |
2.3 药物治疗 | 第17页 |
2.4 放射治疗 | 第17页 |
2.5 激光治疗 | 第17页 |
2.6 加压治疗 | 第17-18页 |
2.7 硅凝胶膜 | 第18页 |
2.8 放射治疗 | 第18-19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9-29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2.1 诊断标准 | 第19页 |
2.2 纳入标准 | 第19页 |
2.3 排除标准 | 第19-20页 |
2.4 病例剔除标准 | 第20页 |
2.5 治疗方法 | 第20-21页 |
2.6 观察指标 | 第21-22页 |
2.7 统计方法 | 第22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2-29页 |
3.1 疼痛指数 | 第22-23页 |
3.2 组织学观察 | 第23-25页 |
3.3 创面愈合时间 | 第25-26页 |
3.4 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 | 第26-27页 |
3.5 两组色素沉着发生率比较分析 | 第27页 |
3.6 两组疗效指数比较 | 第27-29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9-32页 |
1. 增生性瘢痕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后创面护理研究 | 第29页 |
2. 表皮干细胞与瘢痕的形成的关系相关研究 | 第29-30页 |
3. 黄芩油膏对创面愈合的研究 | 第30-31页 |
4. 结论 | 第31页 |
5. 研究中的不足和展望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7页 |
附录 | 第37-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