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亚洲史论文--南亚论文--印度论文

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26页
    一、问题的缘起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3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3-24页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24-25页
    五、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第25-26页
第一章 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在人文地理上的表现第26-36页
    第一节 印度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特点第27-30页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第27-28页
        二、印度的版图及地理特点第28-30页
        三、地理环境差异性对印度文明形成的影响第30页
    第二节 印度宗教、民族、人种和语言的多样性第30-33页
        一、印度宗教、民族和语言的多样性第30-32页
        二、印度宗教、民族、人种和语言多样性的原因第32-33页
    小结第33-36页
第二章 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在历史沿革中的表现第36-52页
    第一节 古典时期印度文明的分散性特征第36-43页
        一、印度文明雏形时期第36-38页
        二、摩揭陀王国称霸时期第38-39页
        三、孔雀王朝短暂的统一第39-41页
        四、贵霜王国时期北印度的局部统一第41-43页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的印度文明分散性探索第43-48页
        一、笈多王朝到戒日王时期中央集权的衰弱第43-44页
        二、德里苏丹国伊斯兰文明与印度教文明并存时期第44-45页
        三、莫卧尔帝国时期第45-48页
    小结第48-52页
第三章 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在种姓和宗教上的表现第52-63页
    第一节 印度文明分散性在种姓制度上的表现第52-57页
        一、种姓制度的分裂和隔离第52-55页
        二、种姓制度与印度教的关系第55-56页
        三、种姓制度的本质:印度教文化分离的心理文化取向的外在化第56-57页
    第二节 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在印度教上的表现第57-60页
        一、印度教的演变进程第57-59页
        二、印度教对种姓制度的维护和法典化第59-60页
    小结第60-63页
第四章 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在社会群体上的表现第63-71页
    第一节 文化心理取向与心理社会均衡第63-65页
        一、心理文化学理论第63-64页
        二、文化宗教心理取向与社会群体的离心力第64页
        三、心理社会均衡导致社会群体的离心第64-65页
    第二节 印度的宗教传统第65-66页
        一、“超自然为中心”的宗教传统第65页
        二、“超自然为中心”的宗教传统与现实的矛盾第65-66页
    第三节 印度的宗教传统导致社会群体的离心趋向第66-68页
        一、血缘群体的离心表现第66-67页
        二、地缘群体的离心表现第67-68页
    小结第68-71页
结语第71-80页
    一、比较视野下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形成的必然性第71-76页
    二、印度分明分散性特征在中印交往方面的现实思考第76-77页
    三、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探讨第77-80页
参考文献第80-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世纪以来国产情景喜剧叙事策略研究
下一篇:社区人口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