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黑磷材料的简介 | 第9页 |
1.3 黑磷材料的研究 | 第9-10页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理论研究方法和CASTEP软件简介 | 第11-14页 |
2.1 第一性原理简介 | 第11页 |
2.2 Born-Oppenheimer近似/绝热近似 | 第11页 |
2.3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1-13页 |
2.3.1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11页 |
2.3.2 Kohn-Sham方程 | 第11-13页 |
2.4 CASTEP模块简介 | 第13页 |
2.5 小结 | 第13-14页 |
第三章 纯黑磷和N单掺杂黑磷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第14-19页 |
3.1 搭建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14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14-17页 |
3.2.1 纯黑磷的电子结构 | 第14-15页 |
3.2.2 纯黑磷的光学性质 | 第15-16页 |
3.2.3 N单掺杂黑磷的电子结构 | 第16页 |
3.2.4 N单掺杂黑磷的光学性质 | 第16-1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第四章 稀土元素单掺杂、共掺杂黑磷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第19-59页 |
4.1 引言 | 第19页 |
4.2 搭建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19页 |
4.3 Sc掺杂黑磷 | 第19-22页 |
4.3.1 掺杂后的电子结构 | 第19-21页 |
4.3.2 掺杂后的光学性质 | 第21-22页 |
4.4 Y掺杂黑磷 | 第22-25页 |
4.4.1 掺杂后的电子结构 | 第22-23页 |
4.4.2 掺杂后的光学性质 | 第23-25页 |
4.5 La掺杂黑磷 | 第25-27页 |
4.5.1 掺杂后的电子结构 | 第25-26页 |
4.5.2 掺杂后的光学性质 | 第26-27页 |
4.6 Ce掺杂黑磷 | 第27-30页 |
4.6.1 掺杂后的电子结构 | 第27-28页 |
4.6.2 掺杂后的光学性质 | 第28-30页 |
4.7 Pr掺杂黑磷 | 第30-32页 |
4.7.1 掺杂后的电子结构 | 第30-31页 |
4.7.2 掺杂后的光学性质 | 第31-32页 |
4.8 Nd掺杂黑磷 | 第32-35页 |
4.8.1 掺杂后的电子结构 | 第32-33页 |
4.8.2 掺杂后的光学性质 | 第33-35页 |
4.9 Sm掺杂黑磷 | 第35-37页 |
4.9.1 掺杂后的电子结构 | 第35-36页 |
4.9.2 掺杂后的光学性质 | 第36-37页 |
4.10 Eu掺杂黑磷 | 第37-40页 |
4.10.1 掺杂后的电子结构 | 第37-38页 |
4.10.2 掺杂后的光学性质 | 第38-40页 |
4.11 Gd掺杂黑磷 | 第40-42页 |
4.11.1 掺杂后的电子结构 | 第40-41页 |
4.11.2 掺杂后的光学性质 | 第41-42页 |
4.12 Tb掺杂黑磷 | 第42-45页 |
4.12.1 掺杂后的电子结构 | 第42-43页 |
4.12.2 掺杂后的光学性质 | 第43-45页 |
4.13 Dy掺杂黑磷 | 第45-48页 |
4.13.1 掺杂后的电子结构 | 第45-46页 |
4.13.2 掺杂后的光学性质 | 第46-48页 |
4.14 Ho掺杂黑磷 | 第48-50页 |
4.14.1 掺杂后的电子结构 | 第48-49页 |
4.14.2 掺杂后的光学性质 | 第49-50页 |
4.15 Er掺杂黑磷 | 第50-53页 |
4.15.1 掺杂后的电子结构 | 第50-51页 |
4.15.2 掺杂后的光学性质 | 第51-53页 |
4.16 Tm掺杂黑磷 | 第53-55页 |
4.16.1 掺杂后的电子结构 | 第53-54页 |
4.16.2 掺杂后的光学性质 | 第54-55页 |
4.17 Yb掺杂黑磷 | 第55-58页 |
4.17.1 掺杂后的电子结构 | 第55-56页 |
4.17.2 掺杂后的光学性质 | 第56-58页 |
4.18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9-61页 |
5.1 结论 | 第59-60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附件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