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政策支撑 | 第10-11页 |
1.1.2 观光工厂发展正逢时 | 第11页 |
1.1.3 观光工厂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1.3.2 参与观察法 | 第14页 |
1.3.3 问卷调查法 | 第14-15页 |
1.3.4 深度访谈法 | 第15页 |
1.3.5 扎根理论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6-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8-20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20-30页 |
2.1 国内外工厂观光旅游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2.1.1 国外工厂观光旅游现状及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2.1.2 国内工厂观光旅游现状及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2.2 国内观光工厂研究综述 | 第23-25页 |
2.2.1 大陆地区观光工厂研究进展 | 第23页 |
2.2.2 台湾地区观光工厂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2.3 研究述评 | 第25-26页 |
2.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6-28页 |
2.4.1 工厂观光旅游 | 第26页 |
2.4.2 观光工厂 | 第26-27页 |
2.4.3 观光工厂旅游 | 第27-28页 |
2.5 基础理论 | 第28-30页 |
2.5.1 产业融合理论 | 第28页 |
2.5.2 体验经济理论 | 第28-30页 |
第3章 福建省观光工厂发展现状研究 | 第30-50页 |
3.1 福建省观光工厂发展概况 | 第30-37页 |
3.1.1 观光工厂概念 | 第30页 |
3.1.2 观光工厂特征 | 第30-33页 |
3.1.3 观光工厂类型 | 第33-35页 |
3.1.4 观光工厂效益 | 第35-36页 |
3.1.5 观光工厂发展模式 | 第36-37页 |
3.2 福建省观光工厂发展历程 | 第37-42页 |
3.2.1 福建省观光工厂发展阶段 | 第37-40页 |
3.2.2 福建省观光工厂运营现状 | 第40-42页 |
3.3 福建省观光工厂分布特征 | 第42-46页 |
3.3.1 地市分布特征 | 第42-43页 |
3.3.2 区域分布特征 | 第43-44页 |
3.3.3 分布密度特征 | 第44-46页 |
3.3.4 行业分布特征 | 第46页 |
3.4 观光工厂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6-50页 |
3.4.1 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 第46-47页 |
3.4.2 社会认知度不高 | 第47页 |
3.4.3 未形成联动发展的格局 | 第47页 |
3.4.4 旅游专业人才的缺乏 | 第47-50页 |
第4章 福建省观光工厂客源市场分析及存在问题 | 第50-58页 |
4.1 观光工厂客源市场分析 | 第50-55页 |
4.1.1 旅游者特征 | 第50-52页 |
4.1.2 旅游者旅行特征 | 第52-54页 |
4.1.3 旅游者旅游感知 | 第54-55页 |
4.2 观光工厂旅游客源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55-58页 |
4.2.1 体验活动深度不够 | 第55-56页 |
4.2.2 停留时间短,消费少 | 第56页 |
4.2.3 重游意愿不高 | 第56-58页 |
第5章 福建省观光工厂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第58-72页 |
5.1 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观光工厂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依据 | 第58-59页 |
5.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 | 第58页 |
5.1.2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选取 | 第58-59页 |
5.2 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观光工厂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过程 | 第59-61页 |
5.2.1 扎根理论的研究路径 | 第59-60页 |
5.2.2 资料收集与整理 | 第60-61页 |
5.3 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观光工厂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过程 | 第61-69页 |
5.3.1 开放性编码—提出概念和范畴 | 第61-67页 |
5.3.2 主轴编码—提取主范畴 | 第67-68页 |
5.3.3 选择性编码—选取核心范畴 | 第68-69页 |
5.4 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观光工厂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 | 第69-72页 |
第6章 福建省观光工厂发展路径研究 | 第72-82页 |
6.1 福建省观光工厂人才保障基础路径 | 第72-74页 |
6.1.1 人才保障基础路径的内容 | 第72-73页 |
6.1.2 人才保障基础路径的策略 | 第73-74页 |
6.2 福建省观光工厂产品服务优化路径 | 第74-76页 |
6.2.1 产品服务优化路径的内容 | 第74-75页 |
6.2.2 产品服务优化路径的策略 | 第75-76页 |
6.3 福建省观光工厂创意体验提升路径 | 第76-79页 |
6.3.1 创意体验提升路径的内容 | 第76-77页 |
6.3.2 创意体验提升路径的策略 | 第77-79页 |
6.4 保障措施 | 第79-82页 |
6.4.1 加大政策支持,增加辅导机制 | 第79-80页 |
6.4.2 培育专业人才 | 第80页 |
6.4.3 校企联合发展 | 第80页 |
6.4.4 重视体验活动 | 第80页 |
6.4.5 加强主题特色建设 | 第80-81页 |
6.4.6 推行联盟政策 | 第81页 |
6.4.7 加强宣传推介 | 第81-82页 |
第7章 结论 | 第82-86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82-83页 |
7.2 研究创新 | 第83-84页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4-86页 |
7.3.1 研究不足 | 第84页 |
7.3.2 研究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附录A 福建省观光工厂旅游游客调查问卷 | 第92-94页 |
附录B 福建省观光工厂发展运营情况调查问卷 | 第94-96页 |
附录C 福建省首批33家观光工厂访谈信息表 | 第96-9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