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感觉与知觉论文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孔表情类别知觉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引言第12-29页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1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3-27页
        1.2.1 精神分裂症概述第13-14页
        1.2.2 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表情识别能力有关的因素第14-16页
        1.2.3 面孔表情类别知觉第16-27页
    1.3 研究的方法第27-28页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28页
    1.5 论文框架第28页
    1.6 论文的创新点第28-29页
2 研究一 阴性阳性症状与面孔表情类别知觉的关系第29-39页
    2.1 调查研究部分第29-31页
        2.1.1 调查研究目的第29页
        2.1.2 调查研究对象第29页
        2.1.3 调查研究工具第29-30页
        2.1.4 调查研究程序第30页
        2.1.5 调查研究结果第30-31页
    2.2 实验研究部分第31-39页
        2.2.1 研究目的第31页
        2.2.2 研究假设第31-32页
        2.2.3 研究对象第32页
        2.2.4 研究材料第32页
        2.2.5 研究仪器第32页
        2.2.6 研究设计第32页
        2.2.7 研究范式第32-33页
        2.2.8 研究程序第33-34页
        2.2.9 数据分析过程第34-35页
        2.2.10 研究结果第35-37页
        2.2.11 讨论第37-39页
3 研究二 面孔表情呈现方式对面孔表情类别知觉的影响第39-50页
    3.1 研究目的第39页
    3.2 研究假设第39页
    3.3 研究对象第39页
    3.4 研究工具第39-40页
    3.5 研究仪器第40页
    3.6 研究设计第40页
    3.7 研究范式第40页
    3.8 研究程序第40-41页
    3.9 数据分析过程第41页
    3.10 研究结果第41-47页
        3.10.1 两组被试在性别、年龄和教育年限上的均衡性检验第41-42页
        3.10.2 面孔表情呈现方式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孔表情类别知觉第42-44页
        3.10.3 不同面孔表情呈现方式下的面孔表情类别知觉曲线第44-47页
    3.11 讨论第47-50页
        3.11.1 面孔表情呈现方式对表情类别界限的影响第47-48页
        3.11.2 面孔表情呈现方式对反应斜率的影响第48-50页
4 研究三 情绪诱发性质对面孔表情类别知觉的影响第50-61页
    4.1 研究目的第50页
    4.2 研究假设第50页
    4.3 研究对象第50页
    4.4 研究工具第50-51页
    4.5 研究仪器第51页
    4.6 研究设计第51页
    4.7 研究范式第51页
    4.8 研究程序第51-52页
    4.9 数据分析过程第52页
    4.10 研究结果第52-59页
        4.10.1 两组被试在性别、年龄和教育年限上的均衡性检验第52-53页
        4.10.2 情绪诱发性质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孔表情类别知觉第53-55页
        4.10.3 不同性质情绪诱发下的面孔表情类别知觉曲线第55-59页
    4.11 讨论第59-61页
        4.11.1 情绪诱发性质对表情类别界限的影响第59-60页
        4.11.2 情绪诱发性质对反应斜率的影响第60-61页
5 结论与讨论第61-63页
    5.1 研究结论第61页
    5.2 对策和检验第61-62页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附录第67-72页
致谢第72-73页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第73-74页
个人简历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三板与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竞合关系研究
下一篇:多级强化地下水修复技术去除氨氮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