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 1 过渡金属(锰、铁)氧化物纳米微球概述 | 第9页 |
| 2 MnO_2 | 第9-16页 |
| ·MnO_2 的分类 | 第9-10页 |
| ·MnO_2 的结构 | 第10-12页 |
| ·纳米MnO_2 的制备技术 | 第12-14页 |
| ·固相法 | 第12页 |
| ·沉淀法 | 第12-13页 |
| ·水热法 | 第13页 |
| ·微乳液法 | 第13-14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14页 |
| ·纳米MnO_2 的性能特点 | 第14-16页 |
| ·纳米MnO_2 的催化性能 | 第14-15页 |
| ·纳米MnO_2 的电化学性能 | 第15-16页 |
| 3 α-Fe_2O_3 | 第16-21页 |
| ·铁氧化物的分类 | 第16-17页 |
| ·α-Fe_2O_3 的结构 | 第17页 |
| ·α-Fe_2O_3 的制备技术 | 第17-19页 |
| ·沉淀法 | 第17-18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18页 |
| ·水热法 | 第18页 |
| ·强迫水解法 | 第18-19页 |
| ·微乳液法 | 第19页 |
| ·电化学法 | 第19页 |
| ·模板法 | 第19页 |
| ·α-Fe_2O_3 的性能特点 | 第19-21页 |
| ·α-Fe_2O_3 的磁学性能 | 第19-20页 |
| ·α-Fe_2O_3 的催化性能 | 第20页 |
| ·α-Fe_2O_3 的气敏性能 | 第20-21页 |
| ·α-Fe_2O_3 的其它性能 | 第21页 |
| 4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过硫酸铵体系下纳米二氧化锰的水热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22-56页 |
| 1 引言 | 第22页 |
| 2. 纳米二氧化锰样品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22-45页 |
| ·纳米二氧化锰的合成 | 第22-24页 |
| ·合成的方法及流程 | 第22-23页 |
| ·实验原料 | 第23页 |
| ·实验的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 ·样品的结构表征方法 | 第24页 |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24页 |
| ·形貌观察 | 第24页 |
| ·综合热分析测试 | 第24页 |
| ·结构表征结果与分析 | 第24-45页 |
| ·100℃和110℃下不同反应时间合成MnO_2 | 第24-28页 |
| ·120℃下不同反应时间合成MnO_2 | 第28-34页 |
| ·130℃不同反应时间合成MnO_2 | 第34-38页 |
| ·150℃不同反应时间合成MnO_2 | 第38-41页 |
| ·180℃不同反应时间合成MnO_2 | 第41-45页 |
| 3 纳米二氧化锰样品的性能研究 | 第45-55页 |
| ·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45-49页 |
| ·催化氯酸钾热分解性能 | 第45-48页 |
| ·催化过氧化氢(H_2O_2)降解亚甲基蓝溶液性能 | 第48-49页 |
| ·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49-55页 |
| ·电化学性能评价方法 | 第50-52页 |
| ·循环伏安曲线(CV)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 ·恒电流充放电曲线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4-55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三章 三氧化二铁纳米微球的水热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 | 第56-78页 |
| 1 引言 | 第56页 |
| 2 α-Fe_2O_3 纳米微球的水热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56-73页 |
| ·α-Fe_2O_3 的合成 | 第56-57页 |
| ·合成的方法及流程 | 第56-57页 |
| ·实验原料 | 第57页 |
| ·实验的仪器设备 | 第57页 |
| ·样品结构的表征方法 | 第57-58页 |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57-58页 |
| ·形貌观测 | 第58页 |
| ·结构表征结果与分析 | 第58-73页 |
| ·140℃下不同反应时间合成α-Fe_2O_3 | 第58-64页 |
| ·180℃下不同反应时间合成α-Fe_2O_3 | 第64-70页 |
| ·210℃下不同反应时间合成α-Fe_2O_3 | 第70-73页 |
| 3 纳米 α-Fe2O3 微球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73-77页 |
| ·催化活性评价方法 | 第73页 |
| ·催化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3-77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结论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 附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