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HPGe γ能谱分析方法及影响因素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1 引言 | 第7-11页 |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8-9页 |
|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9-11页 |
| 2 γ 能谱法的理论基础 | 第11-29页 |
| 2.1 天然放射性核素的 γ 能谱特征 | 第11-15页 |
| 2.1.1 铀系及铀系的 γ 射线谱 | 第11-12页 |
| 2.1.2 钍系的 γ 射线谱 | 第12-14页 |
| 2.1.3 锕系 | 第14页 |
| 2.1.4 ~(40)K的 γ 辐射 | 第14-15页 |
| 2.2 放射性核素衰变的基本规律 | 第15-17页 |
| 2.3 γ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第17-21页 |
| 2.3.1 光电效应 | 第18页 |
| 2.3.2 康普顿效应 | 第18-20页 |
| 2.3.3 电子对效应 | 第20页 |
| 2.3.4 γ 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 第20-21页 |
| 2.4 γ 射线的探测理论 | 第21-25页 |
| 2.4.1 HPGe γ 能谱仪 | 第22-23页 |
| 2.4.2 γ 射线仪器谱的形成 | 第23-25页 |
| 2.4.3 定量铀、镭、钍、钾特征峰的优化选择 | 第25页 |
| 2.5 放射性核素活度的测量及影响因素 | 第25-29页 |
| 2.5.1 地质样品放射性核素活度的测量 | 第25-26页 |
| 2.5.2 影响测量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 第26-29页 |
| 3 γ 能谱数据分析 | 第29-45页 |
| 3.1 谱数据的平滑 | 第29-33页 |
| 3.2 峰位及峰区的确定 | 第33-36页 |
| 3.3 特征峰的本底扣除及净面积 | 第36-45页 |
| 3.3.1 直线本底扣除 | 第37-38页 |
| 3.3.2 SNIP法扣除本底 | 第38-41页 |
| 3.3.3 净峰面积的求取 | 第41-45页 |
| 4 样品比活度的求取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55页 |
| 4.1 样品的制备及标准源的选择 | 第45-47页 |
| 4.2 γ 能谱仪的能量刻度 | 第47-48页 |
| 4.3 特征峰净计数率比例系数的求取 | 第48-52页 |
| 4.4 样品放射性核素比活度的求取 | 第52-55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 5.1 结论 | 第55-56页 |
| 5.2 展望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