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的市场监管—特征与后果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问题第11页
    1.3 研究意义:理论与现实第11-12页
        1.3.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3.2 现实意义第12页
    1.4 文章结构第12-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4-19页
    2.1 IPO公司盈余管理文献综述第14-17页
        2.1.1 审计师特征与IPO盈余管理第14-15页
        2.1.2 券商特征与IPO盈余管理第15-16页
        2.1.3 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综述第16-17页
    2.2 合作关系与IPO盈余管理第17页
    2.3 研究评价第17-19页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理论分析第19-27页
    3.1 研究内容第19页
    3.2 中介机构特征对IPO盈余管理的影响第19-24页
        3.2.1 会计师事务所特征与其声誉机制第19-22页
        3.2.2 保荐机构特征与其声誉机制第22-23页
        3.2.3 会计师事务所与保荐机构的相互影响第23-24页
    3.3 战略合作动机理论第24-25页
        3.3.1 交易成本理论第24页
        3.3.2 知识共享理论第24-25页
    3.4 研究假设第25-27页
第四章 研究设计第27-36页
    4.1 盈余管理的衡量第27-30页
    4.2 金融中介商声誉的衡量第30-33页
        4.2.1 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衡量第30-31页
        4.2.2 保荐机构的声誉衡量第31-33页
    4.3 战略合作关系的衡量第33-35页
    4.4 合作伙伴关系与IPO盈余管理的回归模型第35-36页
第五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分析第36-45页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第36页
    5.2 描述性统计第36-40页
        5.2.1 IPO公司样本的行业分布第36-37页
        5.2.2 四种维度下的公司分布第37-38页
        5.2.3 会计师事务所与券商合作情况描述第38-39页
        5.2.4 盈余管理描述性统计第39-40页
    5.3 四个维度IPO盈余管理程度T检验第40-41页
    5.4 战略合作关系与IPO盈余管理回归分析第41-45页
        5.4.1 整体层面分析战略合作关系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第41-43页
        5.4.2 分维度分析战略合作关系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第43-45页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与启示第45-49页
    6.1 结论第45-46页
    6.2 政策性建议第46-47页
        6.2.1 调整审计市场集中度第46页
        6.2.2 培育券商声誉机制第46-47页
        6.2.3 关注会计师事务所与券商的战略合作关系第47页
    6.3 本文研究贡献与创新第47页
    6.4 本文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共党史教育路径问题研究
下一篇:金融脱媒下中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