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A分行会计风险与防范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本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概述 | 第16-2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1.1 风险及会计风险概念 | 第16页 |
2.1.2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概念 | 第16-17页 |
2.2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分类 | 第17-20页 |
2.2.1 会计核算风险 | 第17-18页 |
2.2.2 票据结算风险 | 第18页 |
2.2.3 印、押、机、证风险 | 第18页 |
2.2.4 联行业务风险 | 第18-19页 |
2.2.5 会计监督风险 | 第19页 |
2.2.6 内控风险 | 第19-20页 |
2.3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特点 | 第20-22页 |
2.3.1 会计风险的客观性 | 第20页 |
2.3.2 会计风险的隐蔽性 | 第20页 |
2.3.3 会计风险的滞后性 | 第20页 |
2.3.4 会计风险的突发性 | 第20-21页 |
2.3.5 会计风险后果的严重性 | 第21-22页 |
第3章 中信银行A分行会计风险总体概况 | 第22-30页 |
3.1 中信银行A分行概况 | 第22-23页 |
3.1.1 中信银行A分行基本简介 | 第22页 |
3.1.2 中信银行A分行会计业务情况 | 第22-23页 |
3.2 中信银行A分行会计风险现状 | 第23-27页 |
3.2.1 A分行会计风险防范组织结构 | 第23-24页 |
3.2.2 A分行会计风险形成主要环节 | 第24-26页 |
3.2.3 A分行会计风险防范现行措施 | 第26-27页 |
3.3 A分行会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 第27页 |
3.3.1 会计风险管控氛围不浓厚 | 第27页 |
3.3.2 专门风险管理机构人手不足 | 第27页 |
3.3.3 管理者财会风险认知不到位 | 第27页 |
3.4 中信银行A分行会计风险产生原因 | 第27-30页 |
3.4.1 外部因素 | 第27-28页 |
3.4.2 内部因素 | 第28-30页 |
第4章 中信银行A分行会计风险评价 | 第30-43页 |
4.1 中信银行A分行会计风险评估体系 | 第30-32页 |
4.1.1 评价指标体系原则 | 第30-31页 |
4.1.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 第31-32页 |
4.1.3 获取评价数据 | 第32页 |
4.2 中信银行A分行会计风险模糊评价方法及步骤 | 第32-36页 |
4.2.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 | 第32-33页 |
4.2.2 模糊综合评价具体步骤 | 第33-36页 |
4.3 中信银行A分行会计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第36-43页 |
4.3.1 二级指标权重计算及检验 | 第37-40页 |
4.3.2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及检验 | 第40-41页 |
4.3.3 综合模糊评级模型检验 | 第41-43页 |
第5章 中信银行A分行会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 第43-47页 |
5.1 基于会计业务流程分析的防范措施 | 第43页 |
5.1.1 增强关键会计业务的管理 | 第43页 |
5.1.2 加强会计事后监管和核查 | 第43页 |
5.1.3 增强会计授权管理 | 第43页 |
5.2 基于内部控制风险的防范措施 | 第43-44页 |
5.2.1 全面构建完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 | 第43-44页 |
5.2.2 构建对财会活动的再监督体系 | 第44页 |
5.2.3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 第44页 |
5.3 基于技术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 | 第44-45页 |
5.3.1 增强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控制 | 第44页 |
5.3.2 加强会计人员职能监管 | 第44-45页 |
5.3.3 规范技术环节内部稽核流程 | 第45页 |
5.4 基于人员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 第45-46页 |
5.4.1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业务培训 | 第45页 |
5.4.2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 | 第45-46页 |
5.5 基于会计监督风险的防范措施 | 第46-47页 |
5.5.1 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惩罚制度 | 第46页 |
5.5.2 加强会计制度执行力度 | 第46-4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