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津润燥养血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阴虚津亏证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2-18页 |
1. 祖国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 | 第12-15页 |
·对病名的认识 | 第12页 |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2-13页 |
·对治疗的认识 | 第13-15页 |
2. 现代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 | 第15-16页 |
3. 干燥综合征中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8-39页 |
1 方法 | 第18-27页 |
·研究设计类型与原则 | 第18页 |
·研究人群 | 第18-20页 |
·治疗方案与对照措施 | 第20-21页 |
·观察指标 | 第21-23页 |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 第23-24页 |
·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 第24页 |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体系 | 第24-25页 |
·数据管理 | 第25-26页 |
·统计分析 | 第26页 |
·研究伦理学要求 | 第26-27页 |
·总结与资料保存 | 第27页 |
2 结果 | 第27-32页 |
·人口学及临床特征 | 第27-28页 |
·临床试验流程 | 第28-29页 |
·主要结局指标(口干眼干改善综合疗效)的评价 | 第29-30页 |
·中医症候积分评价 | 第30页 |
·干燥综合征相关实验室评价指标 | 第30页 |
·治疗组安全性评价 | 第30-32页 |
3 讨论 | 第32-38页 |
·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机理探讨 | 第34-37页 |
·研究的临床及科研意义 | 第37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37-38页 |
4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附件 | 第42-53页 |
症状量化分级标准表 | 第42-44页 |
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 | 第44-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