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长链非编码RNA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1.1 1ncRNA作用机制 | 第11-16页 |
1.1.1 转录水平lncRNA调控下游基因 | 第11-13页 |
1.1.2 转录后水平lncRNA调控下游基因 | 第13-15页 |
1.1.3 表观遗传水平 | 第15-16页 |
1.1.4 lncRNA-miRNA网络 | 第16页 |
1.2 lncRNA的研究策略以及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2.1 差异表达lncRNA的筛选鉴定 | 第16-17页 |
1.2.2 lncRNA功能研究 | 第17页 |
1.2.3 lncRNA机制研究 | 第17页 |
1.2.4 lncRNA数据库 | 第17-18页 |
1.3 展望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全基因筛选秀丽线虫中GO毒性相关lncRNAs | 第19-4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24-46页 |
2.2.1 GO的理化表征 | 第24-26页 |
2.2.2 全基因组内筛选鉴定lncRNA | 第26-29页 |
2.2.3 筛选GO处理后差异表达的lncRNA | 第29-34页 |
2.2.4 qRT-PCR确认筛选到的差异表达lncRNA | 第34页 |
2.2.5 lncRNA与miRNA作用网络预测 | 第34-36页 |
2.2.6 基因本体论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GO处理后差异表达的lncRNA | 第36-46页 |
2.3 分析与讨论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基于化学表面修饰和突变体背景下GO毒性降低筛选相关lncRNAs | 第48-6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8-51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48-51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51-58页 |
3.2.1 GO、GO-PEG和GO-FBS的理化表征 | 第51-52页 |
3.2.2 PEG表面修饰和FBS包被降低GO在野生型线虫体内毒性 | 第52-53页 |
3.2.3 基于PEG表面修饰和FBS包被降低GO体内毒性筛选相关lncRNA | 第53-54页 |
3.2.4 基于clk-1和isp-1突变体背景下降低GO体内毒性作用筛选与相关lncRNA | 第54-56页 |
3.2.5 linc-37RNAi干扰后降低GO材料在秀丽线虫体内毒性 | 第56-57页 |
3.2.6 linc-37可能结合的转录因子 | 第57-58页 |
3.3 分析与讨论 | 第58-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2页 |
发表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