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有毒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12页 |
1.1 有毒植物资源概述 | 第11-12页 |
1.1.1 有毒植物的概念 | 第11页 |
1.1.2 有毒植物的种类 | 第11页 |
1.1.3 有毒植物的地理分布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2 福建省有毒植物资源调查 | 第12-14页 |
2.1 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 第12-14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2-13页 |
2.1.2 地质地貌 | 第13页 |
2.1.3 土壤 | 第13页 |
2.1.4 气候 | 第13页 |
2.1.5 水文 | 第13页 |
2.1.6 植物资源 | 第13-14页 |
2.2 研究调查方法 | 第14页 |
2.2.1 资料收集 | 第14页 |
2.2.2 野外调查 | 第14页 |
2.2.3 资料统计 | 第14页 |
3 福建省有毒植物的种类及生活型 | 第14-21页 |
3.1 福建省有毒植物的种类组成特征分析 | 第15-19页 |
3.1.1 福建有毒植物科属组成分析 | 第17-19页 |
3.2 福建省有毒植物的生活型特征分析 | 第19-21页 |
3.2.1 福建省木本有毒植物种类及其分布 | 第19-20页 |
3.2.2 福建省半木本有毒植物种类及其分布 | 第20页 |
3.2.3 福建省草本有毒植物种类及其分布 | 第20-21页 |
4 福建省有毒植物的地区分布及其植物区系组成 | 第21-26页 |
4.1 福建省有毒植物地区分布 | 第21-22页 |
4.2 福建省有毒植物区系成分组成 | 第22-26页 |
4.2.1 福建省有毒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 | 第22-23页 |
4.2.2 福建省有毒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 | 第23-26页 |
5 福建省有毒植物的毒性分析 | 第26-33页 |
5.1 福建省有毒植物有毒部位的分布特点 | 第26-30页 |
5.1.1 根部及地下茎有毒植物 | 第26-27页 |
5.1.2 茎叶有毒植物 | 第27-28页 |
5.1.3 花有毒植物 | 第28页 |
5.1.4 果实及种子有毒植物 | 第28-29页 |
5.1.5 全株有毒植物 | 第29页 |
5.1.6 其它有毒植物 | 第29-30页 |
5.2 福建省有毒植物的毒性大小 | 第30-31页 |
5.3 福建省有毒植物的主要有毒成分分析 | 第31-33页 |
5.3.1 生物碱类化合物 | 第31-32页 |
5.3.2 甙类化合物 | 第32页 |
5.3.3 萜类化合物 | 第32-33页 |
5.3.4 非蛋白氨基酸和肽类化合物 | 第33页 |
5.3.5 酚类衍生物 | 第33页 |
5.3.6 简单有机化合物 | 第33页 |
6 福建省有毒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 第33-38页 |
6.1 药用植物资源 | 第34-35页 |
6.2 观赏植物资源 | 第35页 |
6.3 果树植物资源 | 第35-36页 |
6.4 野菜植物资源 | 第36页 |
6.5 香料植物资源 | 第36-37页 |
6.6 油脂植物资源 | 第37页 |
6.7 淀粉植物资源 | 第37页 |
6.8 其它植物资源 | 第37-38页 |
7 结论 | 第38-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 福建省有毒植物系统名录 | 第4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