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科技财务舞弊与审计失败案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1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文献回顾、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依据 | 第12-19页 |
2.1 国内外文献研究回顾 | 第12-15页 |
2.1.1 国外文献研究回顾 | 第12-13页 |
2.1.2 国内文献研究回顾 | 第13-14页 |
2.1.3 文献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2.2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2.1 财务舞弊的概念 | 第15页 |
2.2.2 审计失败的概念 | 第15-16页 |
2.2.3 财务舞弊与审计失败的关系 | 第16页 |
2.3 理论依据 | 第16-19页 |
2.3.1 舞弊四因素(GONE)理论 | 第16-17页 |
2.3.2 个体行为理论 | 第17页 |
2.3.3 寻租理论 | 第17-19页 |
3 案例描述 | 第19-25页 |
3.1 天能科技公司简介 | 第19页 |
3.2 天能科技财务舞弊发生的背景介绍 | 第19-21页 |
3.3 天能科技财务舞弊案情回顾及其处罚结果 | 第21-23页 |
3.3.1 天能科技财务舞弊案情回顾 | 第21-23页 |
3.3.2 天能科技财务舞弊案处罚结果 | 第23页 |
3.4 天能科技审计失败描述 | 第23-25页 |
4 案例分析 | 第25-44页 |
4.1 天能科技IPO财务舞弊分析 | 第25-33页 |
4.1.1 天能科技IPO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 第25-27页 |
4.1.2 天能科技IPO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 第27-32页 |
4.1.3 天能科技IPO财务舞弊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4.2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分析 | 第33-40页 |
4.2.1 审计失败主观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4.2.2 审计失败客观原因分析 | 第39-40页 |
4.2.3 审计失败结果分析 | 第40页 |
4.3 天能科技IPO财务舞弊各参与方的责任分析 | 第40-44页 |
4.3.1 天能科技的责任分析 | 第41页 |
4.3.2 监管层的责任分析 | 第41-43页 |
4.3.3 中介机构的责任分析 | 第43-44页 |
5 案例结论与建议 | 第44-49页 |
5.1 案例结论 | 第44页 |
5.2 政策性建议 | 第44-49页 |
5.2.1 完善政策措施规范IPO公司上市行为 | 第45-46页 |
5.2.2 确保中介机构发挥相应的作用 | 第46-47页 |
5.2.3 完善IPO发行审核制度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