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临床研究 | 第9-19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9-10页 |
(一)病例来源及分组 | 第9页 |
(二)诊断标准 | 第9页 |
(三)纳入标准 | 第9-10页 |
(四)排除标准 | 第10页 |
(五)剔除标准 | 第10页 |
(六)脱落标准 | 第10页 |
二、基础数据可比性分析 | 第10-11页 |
(一)性别、年龄、病程比较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一)治疗要求 | 第11页 |
(二)治疗方法 | 第11-12页 |
(三)观察项目及时间 | 第12-13页 |
(四)疗效判定标准 | 第13-14页 |
(五)统计方法 | 第14页 |
四、研究结果 | 第14-19页 |
(一)治疗前后颈椎亚健康评分表积分比较 | 第14-15页 |
(二)治疗前后健康状况调查表(躯体方面)积分比较(一般健康状况 GH、生理机能 PF、生理职能 RP、躯体疼痛 BP、精力VT) | 第15-17页 |
(三)治疗前后VAS积分比较 | 第17-18页 |
(四)治疗后临床总疗效比较 | 第18-19页 |
讨论 | 第19-26页 |
一、祖国医学对颈椎亚健康的认识 | 第19-21页 |
(一)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9-21页 |
(二)对治疗原则的认识 | 第21页 |
二、现代医学对颈椎亚健康的认识 | 第21-22页 |
(一)颈椎的生理特点 | 第21页 |
(二)颈椎亚健康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三、治疗方法作用初探 | 第22-24页 |
(一)针刺选穴及分析 | 第22-23页 |
(二)督灸的作用原理 | 第23-24页 |
四、疗效结果分析 | 第24-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综述 | 第29-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附录 | 第34-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发表论文 | 第39-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