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视角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理论概述 | 第18-24页 |
2.1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8-20页 |
2.1.1 行政审批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行政审批制度及其改革的概念 | 第18-20页 |
2.2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 | 第20-24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0-22页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2-23页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状 | 第24-35页 |
3.1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及成效 | 第24-28页 |
3.1.1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 | 第24页 |
3.1.2 十八大以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 | 第24-27页 |
3.1.3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 | 第27-28页 |
3.2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困境 | 第28-31页 |
3.2.1 审批制度供给存在一定缺陷 | 第28-29页 |
3.2.2 政府部门过度干预市场经济 | 第29-30页 |
3.2.3 行政审批权责分离现象严重 | 第30页 |
3.2.4 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发展迟缓 | 第30-31页 |
3.3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31-35页 |
3.3.1 制度变迁内部动力的不足 | 第31-32页 |
3.3.2 传统行政管理“路径依赖”的改革阻力 | 第32-33页 |
3.3.3 行政审批机构部门利益膨胀的违规心态 | 第33-34页 |
3.3.4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配套措施滞后 | 第34-35页 |
第4章 美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验及启示 | 第35-40页 |
4.1 美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验及特点 | 第35-36页 |
4.1.1 美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做法 | 第35页 |
4.1.2 美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特点 | 第35-36页 |
4.2 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经验及特点 | 第36-38页 |
4.2.1 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做法 | 第37页 |
4.2.2 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特点 | 第37-38页 |
4.3 对我囯的启示 | 第38-40页 |
4.3.1 要合理引入市场机制 | 第38页 |
4.3.2 要与立法改革相互配合 | 第38-39页 |
4.3.3 要完善行政审批科学机制 | 第39-40页 |
第5章 破除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困境的对策建议 | 第40-47页 |
5.1 推进政府行政管理的职能转变 | 第40-42页 |
5.1.1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第40页 |
5.1.2 充分发挥地方制度创新作用 | 第40-41页 |
5.1.3 破除路径依赖效应 | 第41页 |
5.1.4 完善“权力清单”管理模式 | 第41-42页 |
5.2 加强行政审批机制创新 | 第42-44页 |
5.2.1 优化行政审批程序 | 第42-43页 |
5.2.2 加强行政审批信息化建设 | 第43页 |
5.2.3 严格客观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 第43-44页 |
5.3 吸纳中介组织多方参与 | 第44-45页 |
5.3.1 积极培育中介组织 | 第44页 |
5.3.2 加强社会力量多方互动 | 第44-45页 |
5.4 加快行政审批部门的配套改革 | 第45-47页 |
5.4.1 建立健全行政审批制度相关法律法规 | 第45-46页 |
5.4.2 强化行政审批监管机制 | 第46页 |
5.4.3 加强公务人员队伍建设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