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FTP客户端及服务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页
    1.3 课题主要工作第9-10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0-11页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及FTP协议第11-20页
    2.1 计算机网络第11-12页
        2.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第11页
        2.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性能第11-12页
        2.1.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第12页
    2.2 FTP工作模型第12-16页
        2.2.1 FTP模型简介第13-14页
        2.2.2 FTP传输方式第14-16页
    2.3 数据表示第16页
        2.3.1 文件类型第16页
        2.3.2 数据结构第16页
    2.4 FTP命令与应答第16-19页
        2.4.1 FTP命令第16-18页
        2.4.2 FTP应答码第18-19页
    2.5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Windows多线程网络编程第20-27页
    3.1 Windows网络编程基础第20-23页
        3.1.1 Windows Sockets基本概念第20页
        3.1.2 Windows Sockets编程基础第20-22页
        3.1.3 Windows I/O模型第22-23页
    3.2 Windows多线程编程技术第23-26页
        3.2.1 进程与线程第23-24页
        3.2.2 线程和同步第24-25页
        3.2.3 MFC Socket多线程编程第25-26页
    3.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四章 FTP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第27-42页
    4.1 FTP客户端总体设计第27-29页
        4.1.1 客户端需求分析第27页
        4.1.2 客户端界面设计第27-28页
        4.1.3 客户端工作流程设计第28-29页
    4.2 FTP客户端程序框架设计第29-32页
        4.2.1 界面控制模块第29-31页
        4.2.2 命令处理模块第31页
        4.2.3 线程模块第31-32页
    4.3 FTP客户端主要功能的详细实现第32-41页
        4.3.1 登录与退出第32-33页
        4.3.2 列出目录内容第33-35页
        4.3.3 文件传输第35-37页
        4.3.4 目录传输第37-39页
        4.3.5 断点续传第39-40页
        4.3.6 传输状态信息计算第40-41页
    4.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FTP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第42-63页
    5.1 FTP服务器设计目标与选型第42-44页
        5.1.1 服务器设计目标第42页
        5.1.2 服务器模型介绍第42-43页
        5.1.3 服务器选型第43-44页
    5.2 服务器总体框架设计第44-49页
        5.2.1 服务器界面框架设计第45-47页
        5.2.2 后台事务处理框架设计第47-49页
    5.3 服务器各功能模块的详细实现第49-62页
        5.3.1 界面总体控制模块的实现第49-50页
        5.3.2 界面窗口显示模块的实现第50-55页
        5.3.3 服务器对象模块第55-56页
        5.3.4 服务器监听模块第56-57页
        5.3.5 连接管理模块第57-58页
        5.3.6 控制连接与命令处理模块第58-60页
        5.3.7 数据连接模块第60-61页
        5.3.8 实时反馈模块第61-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软件测试第63-72页
    6.1 软件测试平台第63页
    6.2 软件功能测试第63-69页
        6.2.1 登录与退出测试第63-65页
        6.2.2 文件的下载与上传测试第65-66页
        6.2.3 文件的断点续传测试第66-67页
        6.2.4 目录的下载和上传测试第67-68页
        6.2.5 在线用户显示测试第68-69页
    6.3 软件性能测试第69-71页
        6.3.1 文件传输速率测试第69-70页
        6.3.2 支持用户连接数目测试第70-71页
    6.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7.1 论文工作总结第72页
    7.2 下一步研究工作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地热水赋存特征及其形成模式研究
下一篇:准噶尔盆地远源岩性油气藏成藏机制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