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我国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的地区差异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引言第11-17页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第12-13页
        1.1.1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2 研究目的第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1 基本思路第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 论文结构安排第16-17页
2.DEA基本理论与方法第17-24页
    2.1 基本概念第17-18页
    2.2 CCR模型第18-19页
    2.3 数据三分类DEA模型第19-21页
    2.4 DEA影子价格第21-22页
    2.5 DEA聚类第22-24页
3.单一生产要素市场分析第24-39页
    3.1 劳动力要素第24-32页
        3.1.1 需求分析第26-31页
        3.1.2 供给分析第31-32页
    3.2 资本要素第32-38页
        3.2.1 资本存量核算第32-34页
        3.2.2 省际资本存量对比第34-36页
        3.2.3 供求影响因素第36-38页
    3.3 小结第38-39页
4.经济运行效率评价第39-47页
    4.1 我国生产要素的相对有效性评价第39-41页
        4.1.1 相对有效性第39-40页
        4.1.2 生产可能集前沿面第40-41页
    4.2 地区生产相对有效性评价及生产技术描述第41-44页
        4.2.1 相对有效性评价第41-43页
        4.2.2 生产可能集第43-44页
    4.3 地区经济运行效率对比分析第44-46页
        4.3.1 个案分析第44-45页
        4.3.2 整体分析第45-46页
    4.4 小结第46-47页
5.要素市场有效性评价第47-56页
    5.1 要素影子价格第47-49页
        5.1.1 全国要素影子价格第47-48页
        5.1.2 地区要素影子价格第48-49页
    5.2 劳动市场有效性评价与对比第49-54页
        5.2.1 我国要素影子价格第49-50页
        5.2.2 地区要素影子价格相关性第50-53页
        5.2.3 地区要素影子价格横向对比第53-54页
    5.3 资本要素市场有效性评价第54-55页
    5.4 小结第55-56页
6.要素市场的动态阶段性第56-63页
    6.1 我国要素市场的动态阶段性特征第56-58页
        6.1.1 DEA聚类分析第56-57页
        6.1.2 阶段性划分第57-58页
    6.2 地区要素市场的阶段性特征第58-60页
        6.2.1 DEA聚类分析第58页
        6.2.2 阶段性划分第58-60页
    6.3 地区生产要素供求状况变迁的进程差异第60-62页
        6.3.1 纵向比较第60-61页
        6.3.2 横向比较第61-62页
    6.4 小结第62-63页
7.结语第63-66页
    7.1 基本结论第63-64页
    7.2 对策建议第64-65页
        7.2.1 扎实推进供给侧改革第64-65页
        7.2.2 增强地区之间的要素流动性第65页
    7.3 研究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第69-139页
    附录1 我国要素市场实证分析结果第69-71页
    附录2 各地区要素市场实证分析结果第71-139页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说明第139-140页
致谢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药股份无形资产质量评价研究
下一篇:安徽省泗县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选择的研究